把你拐來看展覽
作者:蔡明君 23/03/2016

非常難得在熱鬧的開幕週六夜人在臺北。那個晚上來了到伊通公園,踩上階梯便聽得到三樓鼎沸的人聲。我在二樓待了好一陣子,才繼續向上走,專心試著和每一臺機器不同的設定互動,然後去揣測影像中的背景(這句話聽起來很玄,但看過展覽就會知道在說什麼)。

才進到放置茶點的空間,一轉身,迎面就遇到一個藝術家朋友。她驚訝地說:「很少在這裡的開幕看到你!」我:「對啊,剛好在臺北,覺得這個展覽一定要來看一下。」她一副瞭然與心的表情:「你也是被那個影像騙來的吧!」我不禁笑了出來:「確實是。但今早看到伊通放上臉書的展場照,就更覺得要來看一下是怎麼一回事了。」

對的,我想有不少人,應該都有點讓陶亞倫在伊通公園的個展《幻滅中的幻滅》的宣傳影像給唬住了。其實用來做前置宣傳的影像(將伊通的牆給打穿了一個大洞)也不是真的騙人,那確實是作品的影像,只不過,這些影像只存在一個個鏡頭與真實空間對應、並裝有動態互動裝置反應的小螢幕裡頭,並不是真正地將展場的牆壁、天花板或地板給打穿了。

其實會真的被這個影像給「騙」到,相信伊通真的打了這麼多大洞的觀眾應該也沒有那麼多。但我前面說給「唬」住了,是因為,這影像呈現出來的「場景」,對於無論和伊通公園空間熟悉與否的觀眾,都有一定的吸引力。那個吸引來自於觀眾對於當代藝術能耐的理解(當代藝術好像什麼都做得到),以及多數人都有著對於這樣讓人半信半疑的狀態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勾引出好奇心總是宣傳最大的著力點之一)。

這個經驗讓我不禁思考,當代藝術展演活動的宣傳方法會不會是讓當代藝術拓展觀眾族群的一個途徑。這麼長久以來,臺灣當代藝術展演習慣在靜態的文宣(包含雜誌廣告、邀卡酷卡等)上頭放藝術作品或是設計出來的主視覺圖像,然後搭配資訊性的文字(通常是展名、藝術家、日期以及座談會等相關活動等),近來有些展演開始錄製藝術家、策展人等訪談的影片來做宣傳。但是這些宣傳似乎也總脫離不了資訊的告知與理念的闡述說明,很多時候就算是別出心裁的文宣品也比較像是設計師的作品,而不太是要讓觀眾由此感受到展覽的特性並進一步被吸引進到展覽裡。

當然,當代藝術不是娛樂產業的一環,它通常也不是靠門票來維持收入。但是若換個角度思考,將宣傳這一個步驟納入展覽策劃的思考當中,讓前置宣傳能夠在開幕之前就為展覽拋出能勾起觀眾好奇心、希望能參與的點子,也許當代藝術能因此開啟與更多人的對話。就像電影的預告(雖然不是每部預告都能剪很成功)、或是充滿趣味的宣傳標語(儘管經常讓人啼笑皆非),宣傳這件事情也許在當代藝術裡因為較沒有票房的壓力而容易被忽略,但未嘗不是件可以著手嘗試的新鮮領域。畢竟展覽不但通常是空間性的經驗,且經常在結束之後就是結束,可不像電影,沒看到還可以去租DVD。

 

〈幻滅中的幻滅-陶亞倫個展〉
伊通公園
2015/05/16 – 06/13

 

圖片提供:伊通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