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不滿
作者:蔡明君 01/02/2016
《「不滿」之見》這個展覽名稱很耐人尋味,儘管副標題「繪畫最佳完成狀態探討」好像短短一句就將展覽內容道盡,然而一但發現策展人謝里法展覽概念的靈感來源後,讓人不禁陷入了「究竟是誰的滿與不滿?」這個提問當中。
 
以臺灣早期官辦美展為背景,策展人提出一個觀察:彼時參與相關評比的畫家,會以形式上的完滿來作為標準參與美展競賽,因此會不斷的修飾、填補,以讓畫面達到「滿」。這個展覽因此邀請了三十位藝術家,請他們各自提出一件達到參與獎項「十分」的作品,另外提出一件自認為「七分」的作品,並列展出。以這樣的做法,展覽試圖展示藝術家自身所認為的作品完成度百分比,並邀請觀眾從中去做比較,然後回到藝術當中創作的表現性去思考。
 
這樣的一個思考脈絡,讓我無可避免的想到各式藝術競賽中各種參與角色的不同心路歷程,以及從官辦美展時期直至今日仍然不曾消失在各種藝術相關評選幕前與幕後的大小戲碼。
 
「競賽」彷彿是一個社會結構當中無法避免的機制,無論是因為需要「最佳的成果」,或是因為需要「認可與表揚」,供方或受方都受這樣的過程驅動著。然而藝術相關的競賽,經常因為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容易產生或多或少的爭議。在《「不滿」之見》這個展覽裡頭策展人提出當時「形式上的完整」成為了一種標準,但這樣的「滿分」卻不一定等同藝術家在表現上最「滿意」的階段。若是如此,為了競賽而增添的部分,還算不算創作?為了達到標準而進行修改的地方,究竟是藝術家自己的決定還是不得不的過程?而今在展覽當中的對比呈現,顯示的是誰的滿、誰的不滿?而回到頭來,所有最終被推上競賽擂台的「滿分」之作,難道不是藝術家自己的評斷與決定?
 
再到今日充滿各式各樣獎項的環境來看,在學院中接受藝術教育的年輕創作者們,絕對都經歷過鼓勵參與某些重要獎項的指導。幾個指標性獎項的評選方式、風格、走向以及大獎公佈後的展覽等,更是每年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然而我不止一次聽藝術家朋友抱怨藝術憑什麼被評選;不止一次聽朋友說他們又在準備資料投某某某獎;也不止一次聽朋友說獎金是參加的最大理由;更不止一次聽朋友說這次得獎作品根本就如何如何。那麼到底,我們要如此在意獎項?
 
因為現實的情況是:獎項不僅增加荷包厚度,還增加曝光率以及後續各式各樣展出、與畫廊簽約的可能,就算只是入圍都可以增加履歷的長度。如果沒有那麼幸運擁有老師、畫廊等對象支持並提供機會,除了埋頭創作、自費找場地、規劃展覽這種默默自我經營的方式,參與獎項是一個充滿了連鎖效應的美好捷徑。然而在今日,觀念、媒材與形式發展的多樣與早期以繪畫為主的美展已然不同,獎項中的作品樣貌與走向是否仍有途徑可循?是否還有「滿」與「不滿」的標準得以自行判定?是否有可能「投其所好」?
 
答案也許無從得知,但從《「不滿」之見》提出的觀察,藝術獎項與一個時代的藝術創作者之間,或許,確實存在著某種巧妙的互動關係。
 
 
《「不滿」之見—繪畫最佳完成狀態探討》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2展覽室
2015/04/03 –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