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關於(美術)術科考試科目之一的「美術鑑賞」
作者:陳韋鑑 18/01/2016
即便是在升學率極高的今日,考試依然領導教學,大學入學考試顯現的是這個社會對知識最基本的共同想像,包括美術相關科系的術科考試,而在教改後美術組加入美術鑑賞,多少也是顯現了九十年代前藝術領域對藝術裡的知識有所需求,期待學生不再只有繪畫能力,然而加入這個每年影響數千考生的考科,是個負責任的決定嗎?多年後,在考試即將來臨的時日,或許是我們重新思考的機會。
 
過去討論起術科考試,大多是從大學教育需要什麼樣的學生開始談起,但是鮮少論及在大學階段以前,台灣高中職教育給了學生甚麼樣的相關教育,有沒有能力準備相關的考科,簡單講,大學主事者離高中職教育現場十分的遙遠,想像總是夢幻,試圖在這樣的考試中自然讓學生擁有如考試簡章中所提的「有關美術之文史常識與時事認知或作品賞析之認知能力」。
  
讓我們來看看殘酷的現實吧,下表是近五年來的美術鑑賞考科的五標,從五標可以看出,歷年來美術鑑賞的成績一直偏低,整體上來說,偏低的考試成績基本上在辨別學生程度的功能是相當低落的,而去年的五標分布更是經典,這種成績公布後居然沒有引起迴響與討論,只能說藝術果然是小眾中的小眾,數千美術組考生的權益已經被放棄;這種全國只有一位考生80分以上的考試成績,當然會令人對考題好奇,然而當我們在大考術科中心的網路上看著去年的考題時,我們心中不禁疑惑,其實考題算是歷年考題中比較平衡的,那麼到底發生甚麼事情? 
 
  頂標 前標 均標 後標 底標
104 48 42 34 28 24
103 66 60 52 44 38
102 62 58 50 44 38
101 56 50 50 36 30
100 68 64 64 50 44

 

姑且不論去年極端低分的狀況,歷年來普遍低分的情況其實就很值得討論,美術鑑賞這個考科普遍來說是被考生們放棄的考科,主要原因有幾項,首先是沒有專業師資,再來是範圍過廣,而這兩個原因導致分數普遍低落,差異性低,而差異性低對考生來說投資時間心力相對來說就不值得,十餘年來形成循環,越顯低下,而在去年的成績中終於爆出極端。
 
當然我們不否認大考中心根本對錯答案之類烏龍的可能性,不過即便如此,美術鑑賞這個考科對學生來說,依然是個不知道該如何準備起的考科,學生們浪費的不只是300多塊的單科報名費,也包括了在接觸藝術裡的相關知識就倒盡胃口的可能性,而這剛好跟大學美術系設置美術鑑賞這個考科的原意是完全牴觸的,我們必須再說一次,這樣的弄巧成拙完全是來自於對高中職教學現況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