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新車站運動之萬榮站
作者:陳維新 17/06/2022
「花東新車站運動」有幾座小而美車站,萬榮站是其中之一。
 
這座車站吸引人之處是在狹窄腹地,透過建築與綠地結合,打造出空間的延伸感外,也將林田山林場文化記憶融入車站之中。
 
萬榮站
 
萬榮站與公園綠地的關聯
 
我是在下午參觀萬榮站,陽光灑落在這座雙坡屋頂仿日式木造車站,白色山牆被陽光暈染的更亮白,第一個感覺就令人驚喜。
 
走到車站前方,有別於一般將站名勒刻在大門,而是在一旁豎起仿清水模石柱,柱身「萬榮車站」4個大字與柱頭時鐘,像是開啟過去林田山光輝歲月的鑰匙,接著仰頭看具有通風、遮雨功能的雙坡屋簷的成排椽木與木窗後,回頭看車站前狹窄小路上的4、50年代木造矮房,兩間小吃店,復古日式風貌與小鎮風味,躍然浮起。
 
站體正面。因位置狹窄之故,站體架高,樓梯較陡,為少見
 
走進候車室,屋頂架高舖以椽木,四周圍以木條裝飾,典型日式木造風格;牆面掛著林田山林場導覽圖,進一步喚醒「摩里薩卡」記憶。
 
接著再從剪票口進入月台,特別於雙層候車屋簷下架設椽木。
 
這或許因為經費不夠,兩個月台,只有這裡有一小段的椽木,但這樣已足夠,椽木已達到串連車站前後視覺感及回憶感。
 
可以這樣說:椽木是萬榮站的建築核心語彙。
 
站體立面前後屋簷椽木衍架
 
此外,建築師的巧思也顯現在車站兩側以透明玻璃區隔車站區域,但光線與視線可以穿越月台,看到火車經過與背後中央山脈,並且延伸到車站右側社區公園,公園的一顆大樟樹緊鄰著月台,綠葉樹影,隨光線變化,從而延伸車站橫向空間。
 
「花東新車站運動」萬榮站預算被編列在鳳林站內,經費相差很大,但我認為它比鳳林車站來的美麗,可惜是還沒看到鐵路局與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原先規劃的「林田山日式房屋之語彙,整體塑造萬榮地方人文特質及木材產業記憶」目標。
 
萬榮站為三等小站,一天南下北上只有16個班次,其中復興、莒光各1班,大多數班次為行駛於花蓮、玉里間的區間車,而郵輪式列車只有一班次短暫停駐,利用率低。
 
站內大廳
 
萬榮站距離林田山2.3公里,行政區域屬鳳林長橋里,長橋里為花蓮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社區(9成),車站前的義民廟,每年都有挑飯擔活動。長橋里與萬榮鄉(林田山)毗鄰,四周族群很多元,包括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及少數撒奇萊雅等平埔族,還有榮民,有各自的文化風采。此外,萬榮站北距鳳林站5.2公里、南離光復站6.3公里,相距不遠,適合一、二日遊。
 
例如以蒸汽火車行駛於鳳林、萬榮、光復間,串連起三地旅遊。在萬榮以步行或自行車方式,參觀林田山、享用客家與原住民美食,或是不同族群的文化體驗。
 
月台掛有一幅光復自強外役監獄的木雕畫
 
花東特色是慢遊與自然風光,甚而是無目的隨意走,這條線是其中的典型。
 
其實還有不少的組合方式,以鳳林為例,鎮內的明新冰果店與三立冰淇淋,比光復糖廠好吃多了,但很多遊客到糖廠吃冰、逛一下就前往下一個行程,就像大都是開車、坐車去林田山,過而不入萬榮站而已,失去與小鎮邂逅及連結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