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公共藝術評論
作者:褚瑞基 13/07/2020
 
近20年的公共藝術執行,累積的龐大作品,也猶如墜落的隕石,在碰觸大氣層中燃燒發光,偶而成為驚人的彗星,但多數迅速消滅在黑暗中。
 
公共藝術的五年條款,好似期待作品能輻射至少5年的光芒,被注視、也被記錄及傳頌。但這陣進入地球軌道的星塵,除了極少數,多數不僅未曾加入星空美麗饗宴的一部分,他們跟本未曾被燃燒發光過。
 
「光」是顯現,是一種可被凝視的唯一機會。對於藝術創作,「光」就是評論( critique )。評論不同於批判(criticism),它在建設性中提供建議、給予養分;它透過客觀的描繪、詮釋投射對於作品的判斷。這判斷不是以先入為主的「批鬥」為起點,而是給予涵養的資源、進化的動力。愛倫坡(Edger Allan Poe),這位身心困頓但才氣驚人的美國大文學家,曾經寫到:”在評論中,我變得”bold”,而其絕對性有如讓我面對極端的朋友或是敵人”。Bold – 膽大、無畏,但也可以解釋為放肆以及宣洩。愛倫坡試圖透過這道”光” – 評論的論點,給予他書寫想像的挑戰 – 挑戰他創作的過去及未來。
 
An art whose medium is language will always show a high degree of critical creativeness, for speech is itself a critique of life: it names, it characterizes, it passes judgment, in that it creates.  --Thomas Mann
 
 
評論的光
 
真正的公共藝術評論在台灣藝術界不曾有過。或許因為這種創作類型過於淺薄,且不具延續性,因而不具備評論的書寫價值及意義。但是如果沒有評論的創作,怎能稱為創作呢? 更不用說,頂著”公共”(public)的企圖,若一個作品沒了可被評述及辯駁討論的想像,不知其公共的本質是否還存在?
 
至於”藝術”這個字,以及其意義在”公共藝術”的命題中,應該頗為重要。藝術的定義複雜,但不外乎跟隨著古典論述”美藝”(ars)的本質;一方面藝術必須是獨創、屬於私有魅力的再現(representation);在另一方面,藝術是一種能夠在人類生活狀態下產生一種外溢下的灌注或淨洗(catharsis)感。後者,有人用”移情感”(empathy)來解釋;它說明藝術一定能夠和人們交流,並產生一種共有的情感交流(collective)。儘管普普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藝術是否一定要屬於很私有、獨特性的創作;儘管抽象藝術挑戰了藝術自古典時代以來具有的”移情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藝術是人類文化中被認知的價值,正是因為它超出現實,因而在莫名的人生中更顯”真實” – 時而再現、時而嘲諷、時而擺弄無法被看清楚的真實,於是藝術可以成為人世間的悠悠之聲,呼喚人性及真理。
 
“公共藝術”有這麼偉大,需要進入論述藝術殿堂的長河中嗎? 或許不用,但作為這個“公共藝術”命題中的名詞本質,它有兩個論點是無法避免的,一、它是人的創作 – 一種有意義的創作;二、它是一種和周遭人、地、事、物有意義的連接。
 
 
公共藝術的評論思考
 
1. 公共藝術評論學 I – 辨明價值及”有意義”
每一年約莫5億國家投入的1%公共藝術,’ 一年少說衍伸出300件作品。然而多少件具有藝術性評論價值? 應該不多。“有意義的公共藝術作品” – 這評論的開始,乃在於先排除太多沒有意義、沒有被評論價值的作品。
 
官方公共藝術發展至今,其累積的資源夠多,也足以由其中找出足以對藝術家、對公共藝術發展思想具啟發的切入點。對於”有意義”可能的發生,多在一種具連續性、持續性的價值論術中被發現。”一案藝術家” (反正人人都可是藝術家),是不足以累積判斷及對話,其作品應暫時被排除;”商業性藝術家”,過多撈過界 - 做廣告、媒體、文創者,常基於各種機緣,想來擴展”業務”,也應暫時屏除可被討論的可能;”不負責任藝術家”,其過去作品細部、施工、品質極為低劣,其評論的標的性也應該暫時否定,甚至不應該再進行其他案件的執行。
 
“公共藝術”既然是藝術創作,那自然創作者應該具有鮮明的”創作性”。猶如藝術評論對於作品客觀觀察的描繪;藝術具有造型、組織、細部、質理、材料的本質,並由其中詮釋藝術性的本質。但公共藝術的藝術性,更得深論其在空間、環境、甚至是和觀者以及使用者(如有功能)之間的關係。比較特別的論述來自於”參與性”的腳色以及藝術之間的關係;不是有”參與”就是具有意義的公共藝術評論內容,而是”參與性”所發展出的是結合出的”藝術性”。
 
“公共藝術”的”薄”,是其容易被意識的想像,但也正是如此,”藝術性”正是論述的前提。以一個廣告包裝式的”形體”去競逐、以一種快速”滑”出的”藝術”解決方式,並非以藝術性的本質真取價值的核心。公共藝術的藝術性是要將其個性上的”薄”化為"厚”,或許就是海德格所說: 創作應該能夠揭示世界存在的不同情形和方式,而表現的能力以及對"藝”的呈現,都有賴於對於物性(thingness)的揭露。物性(thingness )是表達一種藝術家面對”世界”( 周遭、環境、使用者、過去記憶) 的態度;沒有態度的作品,只是一些物件(things)。
 
2. 公共藝術評論 II – 物以及物性
公共藝術評論的來自評論這些由物件(the things )組成的”作品”是否具有好的”thingness”(物性)。”美術館藝術”追求本質物性,所以藝術家可以純粹的呈現具表現化”物性”本質的創作 – “物”的組成就是美。但是公共藝術的”物性”不只是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更是面對”周遭”的態度。位在桃園一航站面對純粹之美的團紀彥改造空間,李再鈐的作品呈現它過往的鋼構雕塑的樣貌,但它謙卑的以多組而非單一、古銅色而非他標示性的紅色、參差錯落而非強大阻斷,回應被給予的一條位在出口區的長條基地。儘管這作品的紀念感相較於他過去作品的削弱,然而厚重的金屬性還是透過表皮刻意出現的切割線,表達出長年來李再鈐對於鋼的物理性堅持。這作品的”物”一方面透過藝術家鋼雕本體的個性、厚度差異的細部,擺放參差的樣貌、轉化成為這作品的”物性” 價值– 它的存在對周遭顯示態度、也交代藝術家對於材料、尺度、創作語言的藝術家態度。
 
 
袁廣鳴位於小巨蛋站的作品”啟動密碼”也表達一個極佳的公共藝術”物性”感。它位在穿廊層上下的一個視覺焦點區塊,這作品以”視覺”方式呈現運動者身體運動的速度,並結合這地點的主題(運動場)而成為一個創作。但如果這作品被看成是一個”類廣告”的創作,如此它就只是一個”物件”。如果理解袁廣鳴創作歷程便可,這能發覺這作品呈現一個好的”物性”藝術感,原因來自於他過去創作中,便常以時間的收集展現”存在 vs. 不存在”衝突的魅力;他常在作品中以虛與實間出現的矛盾及衝突提點人生;這種特性儼然成為他作品的一種獨特修辭性。
 
這一件位在人來人往、也是劇烈產生高度變化的手扶梯上方,它所引發動作除了是一種視覺幻覺,但卻又挑戰我們常在這上下過程中,讓原來只顧看手機屏幕的人們凝視,並成一種新視覺挑戰的競爭 – 挑戰我們視覺圖譜的真或假? 強與弱? 機械或數位? 如純粹觀察這作品上的印刷圖樣、鋼板、齒輪連動光柵版,或許很快地看到一股”廣告宣傳”性,猶如哪一年的運動會贊助廣告。然而這作品混入袁廣鳴的奇異藝術對話手段,也將此作品化為一種具藝術家選擇下,以”物”展現他對於議題、媒材、地點、環境而共構下的”物性”呈現。

 
3. 公共藝術評論 II – 參與下的本質
公共藝術評論性的一個謬論來自相信”參與”內容不應該被評論,因為它是公開以及變動的。實際上的參與問題根植於不相信參與能改變甚麼的實務現象;一個沒有”關係感”、感同身受感的參與根本上只是滿足報告書下的要項,其實意義不大。這下大概就讓可以稱得上有意義的參與性公共藝術寥寥可數。
 
評論公共藝術參與性面對它試圖擾動或是改變本質的設定,它的對象可以是社區、學生或是一種制度,而其成果則面對這一個過程( proces )之後的成果。一個好的公共藝術參與首先來自於藝術家樂於參與的”a sense of engagement ”以及成熟的參與引導以及成果共享。Engagement 包含著積極性、調適性的面對任何開放的機會;這是一個具道德承諾的必要,而非工作。
 
以一個案例來解釋。位於宜蘭的清溝國小獲得一筆爭取而來的公共藝術資源;這是一筆由13所學校集合而來的1%公共藝術費用,進行執行示範性公共藝術的方案之一。"禮物及祝福”是主題,一方面代表其他學校對於清溝所贈禮物的感激,另一方面也透過藝術計畫投以對於它校的祝福。整個計畫包含學生與其他學校學生的筆友書信交流、學校同學互訪;並透過”禮物”以及”祝福”議題,進行有關人際關係、以及施與受的社會心理學、族群關係(不同學校中的族群性差異)進行課程、活動的相互交流。這一個公共藝術案最終出現兩件永久性作品,"禮物”中出現的是幾個禮物盒,上方的圖樣包含了深入討論各式”禮物”象徵性的符號,也包含了交流學校孩子們選出的原住民圖案成為禮物的一部份;另一件”祝福”是一座有充滿圖畫以及可以進行書寫交流的白板區域;學生可以寫下對於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祝福之語。
 
 
台北開放空間文教協會是此公共藝術案的執行單位,而其過程中所試圖利用公共藝術進行的是一系列的思想擾動。它進行不是藝術家的單一方案,而是帶領學校老師共同開啟的長時間對話人際、族群差異、藝術及社會關係的對話。是”對話”以及開啟”交流”的機會,成就了這一個公共藝術有意義參與的過程以及結果。這件獲得第四屆公共藝術獎的作品,其被評述的價值不是有無參與的事實、更不是進行多少場參與的數量,而它是被看待開啟孩童面對他人時的”藝術性態度”的社會學習,並呈現這一個成果卓越的結果。
 
4. 有評論及沒評論?
Critique … is a matter of pointing out on what kind s of assumptions, what kinds of familiar, unchallenged, unconsidered modes of thought the practices that we accept rest.  --M. Foucault
 
評論是創作的一部分,它也是創意的部分。猶如傅柯所說: 評論能指出一些未曾被說明、挑戰以及思考的思想,並變化我們的思考。但是也只有那一些能具有有意義( evaluational, meaningful )並能被判斷下的內容,才具有可評論性的價值。
 
台灣的公共藝術是需要建立一個可被評論的機制,並以誠心激勵參與其中的每一個單位 - 委員、機關成員到藝術家都有機會沐浴在”光”之下體會美好,並建立以評論性思想及語彙看待我們周遭”物件”的態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傳播”以及”播散”價值的種子,如果相信當年公共藝術立法時宏大想像能實現,並想像著透過公共藝術以資美化環境、透過公共藝術以資涵養美學價值的熱情,目前缺乏的是讓有價值的公共藝術評論思想( critical thought )浮現,如此才不辜負年年大筆資源投入,但卻又思考空泛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