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萊比錫畫派的素描
作者:王洪義 07/04/2020
 
 
德國萊比錫畫派(The leipzig school),起源於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Academy of Fine Arts Leipzig),這個學院成立於1764年,迄今已254年,是德國最古老的藝術學院之一。
 
萊比錫畫派有新派和老派之別,老派(old leipzig school)是東德畫派,誕生於上世紀60-70年代,新派(new leipzig school)興起於德國統一之後的本世紀初。新派成員都是老派的學生或學生的學生。
 
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有自己的藝術傳統,使它不同於德國其他藝術院校(尤其與代表藝術中的自由主義的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不同),這個傳統簡單說是偏重技術,忽視觀念。這對學生似乎很有好處,傳續有代、延綿不絕、人才輩出就是證明。
 
這裡只介紹東德老萊比錫畫派的素描作品,相信很多同行能看出這種畫法與中國大陸數十年來實施的美術基礎教育中之流行畫法多有不同。據普遍看法,老萊比錫畫派中最重要的是三個人是伯恩哈德·海希(Bernhard Heisig,1925-2011),維爾納.圖布克(Werner Tubke,1929-2004)和沃爾夫岡.馬托耶(Wolfgang Mattheuer,1927-2004)。這裡只對他們三個人的素描作品略作介紹。
 
海希是萊比錫畫派開創者之一,他的畫風潑辣兇猛,線條錯動,色調深重,明暗強烈,個人風格十分明顯,似乎很受到倫勃朗和德國二戰前表現主義的影響。下面是他的三幅素描作品,其中有的是寫生,有的是創作草圖。
 
 
海希2000年作品
 
海希1976年作品
 
海希1970年插圖作品
 
海希1975年油畫草圖
 
維爾納·圖布克也是萊比錫畫派開創者之一。他的素描和油畫都明顯沿襲了德國文藝復興繪畫傳統(丟勒、荷爾拜因、克拉納赫)和古代羅馬式藝術,常常把人體拉長,刻畫形體也極深入。下麵是他的幾幅素描,嫺熟的技術令人讚歎。
 
 
圖布克1953-54年作品
 
圖布克1960年作品
 
圖布克1970年自畫像
 
沃爾夫岡·馬托耶是排名第三的萊比錫畫派老大師,也是畫派開創者之一。他的畫風單純清新,美學趣味上受法國現代主義繪畫影響較多,尤其喜歡畫風景。他的風景輕鬆愜意,裝飾性強,現代感強。下麵是他的三幅作品:
 
 
馬托耶1976年作品
 
馬托耶1978年作品
 
馬托耶1979年作品
 
受大陸防火牆限制,找國外資料比較困難,這幾幅素描圖片還是以前找的,可能無法代表萊比錫畫派老大師們的真實水準,但從中也能感受到萊比錫畫派特有的藝術氣質和技術規範。比如筆法比較狠,畫風比較痛快,不含糊其辭,對人體有深刻瞭解,等等。但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在潮流多變的現代藝術世界中,不求變得快、只求畫得好,而且能代代相傳,這就實在是難能可貴了。
 
在新老萊比錫畫派之間,還有被稱為過渡時期的第二代藝術大師,是阿諾·林克(Arno Rink,1940-2017)和辛哈德·吉勒(Sighard Gille,1941-),他們是海希、圖布克和馬托耶等人的學生。阿諾·林克曾在1987-1995年出任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的院長,經歷了柏林牆倒塌而發生的變化。當記者問到柏林牆對東德的藝術有什麼影響時,阿諾·林克回答說:“如果你想談論好的一面,可以說它讓我們延續了克拉納赫(德國文藝復興大師,出生於萊比錫)和貝克曼(Beckmann、德國表現派大師,出生於萊比錫)的傳統,它保護我們的藝術不受約瑟夫·博伊斯的影響。”
 
就像東德的共產主義沒有阻礙萊比錫畫家探索藝術形式一樣,統一後的資本主義也沒有阻延萊比錫畫派因延續傳統而重視技術而非情感至上的方法。學生們依然被教導要像工匠那樣作畫,而不是去思考主題,正是在這樣的藝術教育體系下,進入21世紀後才出現名震西方畫壇的新萊比錫畫派。但新萊比錫畫派已經是另外一個話題,這裡就不多說了。
 
追溯德國萊比錫畫派幾代畫家的延續接替過程,讓我產生感慨,是以我在大陸平生所見,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少,都是求變得快勝於求畫得好,而且越畫不好,就越變得快,越變得快,也就越不可能畫得好。從革命現實主義的紅光亮到後現代的裝腔作勢,不過是一抹臉的功夫。
 
而萊比錫的經驗卻是不變或變得不算多——基礎教育方式不變,藝術價值標準不變,管你是執政黨要求還是商業利益誘惑,都不曾改變這所學校的教育宗旨。正是憑藉這樣的教育模式,他們在萊比錫創造出兩個享譽世界的現代藝術畫派——老萊比錫畫派和新萊比錫畫派,而這兩個畫派又的確是一脈相承的。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