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建築藝術烏托邦
作者:黃健敏 12/12/2019
 
 
二十世紀初,歐洲掀起了新建築運動,1932年美國現代美術館舉辦展覽引介,由希區考克(Henry-Russell Hitchcock,1903~1987)與強生(Philip Johnson,1906~2005)合著的《國際樣式》一書配合展覽印行出版。從此國際樣式與現代建築幾乎是等號地被流傳,引領風騷近半世紀,影響全球建築的潮流。
 
在歐洲,新建築不受國家畛域的框限,眾多建築師有志一同地追求功能與社會的整合,企圖為新世紀形塑更合於人性的居住環境。「現代建築:國際展」( Modern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甄選的歐洲建築作品包括:葛羅培斯(Water Gropius,1883~1969)的德索包浩斯校舍(Bauhaus Building in Dessau),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的薩伏伊住宅(Savoye),密斯(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巴塞隆納館(Barcelona Pavilion)與歐德(Jacobus Oud,1890~1963)的鹿特丹工人住宅等。這四位建築師當年被尊為現代建築大師(Master)。美國建築師的作品則有扈德(Raymond Hood,1881~1934)的紐約麥格西爾大樓(McGraw-Hill Building),豪佐治(George Howe,1886~1969)與李卡茲(William Lescaze,1896~1969)合作的費城儲貸基金協會大樓( Philadelphia Savings Fund Society Building,簡稱PSFS),紐楚拉( Richard Neutra, 1892 ~ 1970)的洛杉磯洛弗住宅(Lovell House)等。有趣的是日後被尊為大師的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不屑與他所認為善於自我推銷的鈕楚拉,不夠格的建築師扈德等同列,特要求策展人強生勿將他的作品展出。
 
在美國現代美術館的六個展間,模型、建築圖與放大的照片等呈現了新世紀的建築物。無論來自歐洲,或源出美國,這些展出的建築物具有共同的通則-沒有裝飾的方盒子,不施色彩,以建材的本色呈現。強生所選擇的案例強調量體的美感,其所寓涵的價值在呼應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標準化,模矩化,著重於建築脫離手工業,能大量生產,並且採用鋼與玻璃等作為主要建材。
 
現代建築揭櫫的旨意,貨櫃傿然應合。貨櫃尺寸的標準化,以鋼材製造,重複使用的模矩特性等,使得有些建築師發揮創意,思考採用貨櫃作為建築單元,設計成有異於尋常的另類建築。
 
獲2014年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1957~),在運用貨櫃作為建築有頗耀目的成果,如2001年所設計的東京古根漢美術館,為了因應臨時短期使用的需求,坂茂堆疊九個貨櫃作為支撐,以兩組平行貨櫃之間的空間作為藝廊。2013年以五層高的貨櫃虛實配置,作為東京設計博物館的外牆,期許使用十年之後能夠回收再利用。2005年的游牧博物館,乃至2006年的首爾紙櫃博物館,俱以貨櫃為結構主體,形塑出令人驚艷的空間。為了解決日本311地震災民的居住困境,坂茂在宮城縣女川町以貨櫃規畫了庇護村,居住單元具有耐震、隔熱、隔音、防火等性質,在極短的施工時間內解決了迫切的問題,提供災民較優質的臨時居所。
 
貨櫃成為建築,固然俱備模矩化、便利性、經濟性等優勢,但不否認在溫度、濕度、尺度感等實質條件下有些缺憾,更需要面對建築法規的考驗,因此人們通常不會將之視為永久性的構築。正因為具有這般的特性,如果能與藝術結合,對創作美感,對景觀環境,甚至都市意象反而更能發揮、更有意義,高雄市的貨櫃藝術節是範例之一。
 
回顧高雄市舉辦的貨櫃藝術節,早期著眼視覺藝術的表現,基本以貨櫃本體為主加以彩繪或裝置。惟第六、七屆起,開始以建築的觀點切入,參與的建築人士藉由較不同於藝術家的立場呈現與觀照更多元的觀點。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試圖通過貨櫃作為載體,多元涵納關於城市居住、空間、城市發展等的多重議題。因此,「明日方舟:展開對居住與環境的探討,邀請建築師將貨櫃打造成一艘承載內省及希望的方舟。以方舟為名的貨櫃不僅僅是一個實質建物(載體)的呈現,也是收納各種思考及想像的盒子,這樣的想像聚焦未來人類之多元生存狀態,從反思人類所居處之地球出發,到因應各種極端環境之生活概念表述,直至為創傷後的人們提供身心安頓之場域,翻轉貨櫃做為工業廢棄物的舊有印象,讓我們對賴以為生的城市有著更多體悟。』策展宣言如是說。
 
審視第七屆参加的作品,或著重於「綠」,如《種子方舟》要讓人們在四個二十尺的標準貨櫃中體驗大自然;被切除壁體,漆成綠色的《呷飽末》栽種綠色植物,提供食物。或著重在作為災後的庇護所,如《蟄居》、《星核》、《夢載體》與《收容者》等。受限於經費,這些作品所採用的貨櫃數量有限,多半是單體的設計,以致只有貨櫃本身的量體,缺乏了建築最有魅力的虛空間。
 
日本建築學者蘆原義信在其著作『街道的美學』(The Aesthetic Townscape)特別強調人類居住環境需要美化的是外部空間,也就是虛空間。出自法國建築師帕斯卡‧侯列(Pascal Rollet)的巧思,與飛迅國際有限公司( Fast International Ltd)合作的《方舟100》是惟一涉及外部空間的作品,但是其構思的都市區域並未真正呈現,只能藉由文字與圖表瞭解。蘆原義信以義大利小鎮的廣場,進一步闡釋虛空間的美感,強調廣場還兼具作為人們活動的場所功效。檢視貨櫃藝術節歷年來諸多的作品,率多以線性方式設置安排作品,固然這比較符合美術館参觀動線的理念,但是缺乏焦點性的虛空間凝聚人氣,難以藉由作品本體帶引活動,而這或許應該列為貨櫃藝術節檢討的缺憾盲點之一。
 
高雄貨櫃藝術節要永續存在,先決條件要讓民眾有感共鳴,但是以目前每兩年一次定期性的展覽方式,要達到可長可久的目標實屬不易。如果每屆的作品能夠留存一段較長久的時期,而非只有短暫的展期,勢必會使得民眾對作品能有更深刻的體驗與認知,從有民眾探問2013年前屆作品是否依然存在的現象可以佐證。如果要將每屆的作品悉數留存,一則有困難,二則沒必要,如果能建立一套機制,經過評估篩選,未必不是保存作品的可行之道。如果作品可以沒有展期的局限,每一屆的部分作品得以連續性地在公共場所展示,勢必會使得高雄的都市景觀因為這些有義意作品的介入而增色。如果作品不單追求視覺效果,還能兼備實用的機能,使得作品能適切的與觀眾互動,勢必會使得民眾與作品之間產生親合感,這大有益於藝術節的持續推動。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部分作品關切應用貨櫃於受災及資源匱乏區域,幫助災民維繫生存、重建家園,如果貨櫃內部能真正呈現反映災區生活起居的需求,而不是以圖片或照片敘述,同時在貨櫃外部塑造宜居的環境,豈不更具說服力。如果貨櫃可以作為緊急救難站,真實地讓民眾體驗,激發民眾感同深受的同理心、同情心,反思你我生活的環境,這不正是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旨意之一!貨櫃建築藝術烏托邦不應該存在紙上或想像…,真積力久方能落實。
 
上述諸多的如果,真要美夢成真,就需要從長計議規畫,更需要一個固定的展覽場地。駁二鐵道園區已經有多次成為展場的記錄,因此可以考量作為規畫未來展場的對象。駁二鐵道園區跨過大義街以東的大片綠意公園,誠屬至佳的候選空間,尤其此區臨海港,又接續愛河沿岸的綠帶,對於都市景觀能有加分的效益。如果真有心將該綠意空間規畫為藝術園區,甚至可以將高雄市的國際鋼雕藝術節併同納入規劃,讓這兩項代表高雄市的國際藝術節相輔相成,更形光大成功。
 
位在巴黎東北,佔地一百廿五英畝的維勒公園(La Villette Park)是一個足以参照的典範,曾經擔任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的曲伯納德(Bernard  Tschumi),他想創造新型態的都市空間,在其方案中以格子系統為基礎,以線條象徵動態,追求空間中的活動為目標,所以樓梯、坡道成為全案的設計元素。曲伯納德以一二○公尺為模矩,在格子的交點處總共配置了廿六個立方體,或是餐廳、或是救護站、或是瞭望台,有的是純粹雕塑,曲伯納德設計了一個迎向二十一世紀的另類公園。
 
回顧現代建築的遞演,参酌國際日本建築大師的成果,借鏡巴黎維勒公園的建設,想想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前身今世,自2001年以來的展覽就是高雄市珍貴的文化藝術資產,在既有的基業之上,有雄心壯志打造一個貨櫃建築藝術烏托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