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之間
作者:黃健敏 12/06/2019
1990年漢先生為賀陳詞教授七十壽辰祝賀,撰「大乘的建築觀」一文,直指現世主義與大眾主義的精神乃大乘信仰的結果。他剴切省思現代主義所肯定的理性價值,開始質疑將建築視為合理思考的成果未必是正確的。加以在經營《境與象》雙月刊雜誌,傾向感性的取向深獲讀者們回響;在擘劃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期間,更進一步體認作為教育機構,提供具美感的、讓民眾感到歡愉的展示是必要的。曩昔他所追求的嚴肅理論體系逐漸退位,雅俗共賞的美感文化隱然方是心目中念茲實踐的目標。這般的精神在漢先生學習書法的歷程暨反思書法的發展中歷歷呈現。
 
1994年10月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董陽孜書法展,作品集的專文「書中有畫-董陽孜的現代書法」是漢先生為老朋友所寫的藝評,這也是漢先生攸關書法文章的初現。該文收錄於《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從字裡行間頗能體會對於現代與傳統的探索。事實早於1962年漢先生編輯《建築》雙月刊雜誌時期,他就多次撰文針對中國建築的傳統問題表達觀點。在《建築.社會與文化》書內的「中國建築的傳統問題」文章中他認為『新建築因為承接上代的傳統而能提升其價值,且仍能具有國際的普遍性,其原因只是他所傳承的,乃是普遍性、永恆性的』,『只有明晰的思考,建立在普遍的審美原則之上,而衡之於合理主義的原則,才是對新傳統的最恰切、最積極的態度』。上述的文字縱然是以建築為對象,但是應用於書法的傳承與突破仍然很貼切適當,『我可以想像,當文字的使用者成為書法家,他們要用書寫的形式來發抒胸中之逸氣,他們振臂疾書,筆走龍蛇,生命的流動的美感傾洩而出,他們的四周應該是開放的自然的天地,溪水沿曲廊流過,池面漂浮著天光的倒影。因為建築家揮如椽之巨筆,以亭台為點,樓閣為面,曲廊為線,把園林寫在大自然之上,為書法家提供了相應和的生活環境。』這是漢先生為自箇書法展的導覽說辭。
 
2008年6月漢先生離開世界宗教博物館,館方特舉辦「寫藝人間」書法展,展出三十五幅作品,並且印行專刊,專刊印刷精美,輯錄了九篇以書法為題的文章,其中的「書法是生動的建築」、「建築是立體的書法」與「書中有畫-董陽孜的書法」皆是歷次董陽孜書法展的藝評,這些文章早於2005年業已都輯錄於典藏藝術札記7《漢寶德談藝術》,避免重複所以未納入本書。「寫藝人間」書法展專刊印刷數量稀少,流通不廣,以致鮮少被知曉賞閱。編輯《寫意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一書,乃將這些難得的作品納入再現,好讓讀者閱讀文章同時欣賞漢先生如形、如意、如畫的書法。
 
2014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為賀漢先生八十大壽,擬規劃展覽,洽商展覽主題與內容時,他認為建築有賴團隊眾志才能成就,既然是他的展覽,書法十足能代表他個人,所以他屬意舉辦書法展。不過相商之下仍決定以一生不同階段的功績為主從事展覽,從此點足可窺悉漢先生晚年寄情於書寫的深厚情懷。漢先生勤於書寫,爾今至少尚留存有九百餘幅作品,衷心深切地盼望未來能有機會辦一次漢寶德書法大展,也算是一償他生前之願望,也讓大眾瞭解漢先生如何嘗試、如何努力的寫出了書法新藝境。
 
本書編輯過程中蒙宗教博物館范敏貞、台北當代美術館潘小雪與周文婷、兩岸院校書法名家聯展策展人林明美、意識畫廊鄭芳如與書法家董陽孜等協助,特表達謝忱!
 
繼前一本為漢先生所編輯的書,倏乎相隔四年-漢先生離世竟已四年矣。謹以此書誌念大家深深懷念難捨的漢先生!謹以此書作為漢寶德叢書著作再出發的起點!謹以此書讓我們再炙漢先生如椽巨筆下的思想!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漢寶德著‧黃健敏主編
出  版/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定   價/ 380元
出   版/2018年11月
I S B N/978-986-9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