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是公共藝術的模範生
作者:黃健敏 05/07/2018
 
台北捷運新店線小碧潭站以「幸福知道」作品,榮獲第一屆公共藝術獎的最佳興辦單位獎與最佳策畫獎,評選委員們讚許該車站在色彩、氛圍、藝術品參與等所營造的優秀成果。此車站的公共藝術結合建築設計,免除不必要的二度施工,形塑環境的整體意象,開台北捷運車站公共藝術策畫之先河,也為爾後的車站建築藝術化取向樹立典範奠定基石。
 
內湖線高架段七個車站設置了八件作品,如港墘站的「內湖桃花源」,藉由七〇位社區居民共同刺繡完成;文德站透過社區居民票選出眾望所歸的「鳥飛」;西湖站牆面巨大的塗鴉詮釋了周遭環境的變遷;劍南站的「青蛙的天空」以不同的視點觀察環境,創作者陳建以虛擬的自然場景,反思內湖的土地開發。無論在作品材質與選擇基地,這些作品因地制宜俱有獨到之處,榮獲第三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
 
蘆洲線蘆洲站大廳有個大天窗,引進自然陽光至地下空間,目的在讓車站內再現自然,並以當地昔日存在的白鷺鷥作為造型設計元素。美籍藝術家雷金(Ray King)呼應地緣,以彩色鍍膜玻璃創作了兩個輕盈璀璨的羽光,模擬日照角度,配合羽毛方向與弧度,使得大廳時刻地演出繽紛美妙的光影秀。「舞之羽」贏得了第四屆公共藝術獎創作獎。
 
過去四屆的公共藝術獎,台北捷運以作品卓越掄獲三次大獎,著實是公共藝術的模範生。高捷以網路暨媒體宣傳,錄製語音導覽系統,舉辦公共藝術研習營與捷運達人之旅等,榮獲第三屆公共藝術獎的教育推廣獎。
 
台北捷運公共藝術不以立異為訴求,講求藝術結合空間,闡釋在地性,以公共藝術的水準與獲得公共藝術獎肯定的情況,就可以分辨北捷與高捷美感的差別程度。台北捷運自1996年在雙連站設置「雙連.行遠」作品,至2014年在頂埔站的「飛從.夢的起點」,共計有四十八個車站有公共藝術。可惜負責營運的捷運公司不知重視所擁有的藝術珍寶,沒有努力推廣,沒有善盡管理維護之責,反而在車站內以大量的廣告霸凌公共藝術,信義線台北101/世貿站的作品「相遇時刻」就是鮮明的案例之一。
 
歐美的先進國家,視捷運公共藝術為都市的明信片,莫不積極宣傳,舉辦導覽活動,讓大眾體驗,倡導環境美感教育。設計之都的台北市,應該針對捷運公共藝術有更積極的作為,讓大眾對捷運公共藝術有感,不必只思考設置更多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