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紅顏,碎裂化的當代藝術電影與中西文化
作者:陳沛妤 18/04/2018
女明星的容顏,是潮流的代表之外,更是電影裡很重要的視覺象徵。在大眾文化裡可以被歸類為主流與非主流,並牽涉到觀眾的喜好,與一系列的行銷手段,亦關乎攝影機的拍攝技巧。若是將同樣在商業電影裡的面孔,置放於不同的媒體裡,則考量的因素就不僅僅是觀眾接受度的問題了。近期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萬重浪》(Ten Thousand Waves, 2010)與朱利安‧羅斯菲爾特(Julian Rosefeldt)的《凱特布蘭琪:宣言13》(Manifesto, 2015),都不約而同的採用多屏幕的方式,拍攝知名女星作為主角的錄像藝術作品。
 
 
如果是為了要展現多重影像的表現方式,來創造多重敘事或感官刺激,其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如風景或軟體影像來取代。然而,若今天必須要用敘事結構或電影拍攝的技巧與視覺效果來表現導演所要傳達的意念,女明星的演技與臉孔的價值成為了一件錄像藝術作品是否能被歸類為電影的關鍵之一,反而並非必須透過「電影導演」來達到其定義。
 
在電影與當代藝術的交會歷程中,由法國電影學者多明尼克.巴依尼(Dominique Païni)自2001年舉辦「希區考克與藝術,致命的吻合」開始將電影與繪畫或雕塑等視覺藝術並置討論。在這十餘年的發展之下,已演化為當代錄像藝術家使用現今大眾文化裡非常活躍的女性演員,去演繹過去的電影歷史,並進入美術館的場域發揮其感官效果。有趣的是,除了好萊塢御用女星凱特‧布蘭琪之外,張曼玉與趙濤與英國藝術家的合作,令人好奇西方世界對東方審美觀的想像。
 
 
有兩本書曾討論女明星對影像時代的重要性,2004年由周慧玲撰寫的《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談及女性的表演與時尚工業的影響,尤其是1930年代的中國電影美學大量模仿好萊塢的方式,讓中國的時尚標準西方化。精緻的丹鳳眼成為歷史的古典美,濃眉大眼的立體五官才是未來的潮流。而在2012由法國學者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撰寫的《大明星:慾望、迷戀與現代神話》,討論了西方電影的造神運動與男性凝視的霸權,並牽涉到對明星的崇拜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將這些元素置放在當代藝術裡的電影/錄像作品,尤其是多屏幕的跳躍敘事邏輯中,除了改革了看電影的方式與空間之外,也呼應了當代觀看影像方式的多元媒介與觀者的邏輯判斷。看電影的方式變多了,也不再只是能否理解的差異,而是對女星在美學認知上的體驗。
 
 
過去詹姆士法蘭科(James Franco)也曾經舉辦過個人肖像畫展,雖然並非他個人獨立創作,但此精神值得鼓勵。對女性而言,縱使也欣賞華麗女星的氣質,但也希望可以有女性創作者拍攝男明星的電影/錄像作品,以滿足女性凝視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