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的建築與藝術
作者:黃健敏 02/02/2018
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過無數傑出的建築。採自然光的天窗、堂皇的樓梯與電扶梯、藝術品與建築物相結合,都是貝聿銘在設計上的最愛。他認為,建築是一種社會藝術,反映生活,不應完全承襲過去。
 
美國夢代表在一箇民主的社會,祇要努力,人人皆有實踐理想的機會。對許多華人而言,最典型的華裔美國夢是建築師貝聿銘成功的故事。貝聿銘十八歲時到美國唸書,學業有成後在大學任教,爾後被紐約地產大王齊肯多夫網羅,從事許多都市更新暨平價住宅的大業,以解決戰後的嚴重房荒,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建設之一,這一件作品獲獎四次之多。不過貝聿銘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美術館。
 
位在紐約州雪城 (Syracuse , New York)的伊弗森美術館 (Everson Museum of Art)是貝氏設計的第二個美術館,在哈佛大學的碩士畢業設計的上海博物館是貝氏設計的第一個美術館,其被其恩師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推薦在美國重要建築刊物「前衛建築」發表,稱許貝氏沒有犧牲時代的精神,掌握了傳統的特徵,具備高水準的現代建築手法。在這個未實現的設計案中,貝氏採用中國庭園的觀念,錯落地安排了五個不同尺度與效果的庭園,或封閉,或半開放,每一個庭園曲折有致。庭院對貝氏的影響至深至鉅,他的作品中不時會有充滿陽光的室內空間,也就是有光的庭院,從早期的伊弗森美術館,中期的華府國家藝廊東廂,到富盛名的巴黎羅浮宮拿破崙廣場玻璃金字塔,這個建築手法就是貝聿銘作品的「註冊商標」。盧森堡當代美術館是貝聿銘設計的第十個美術館,基地有一座古堡,貝氏將之與新館結合,亦有採自然光的天窗、堂皇的樓梯、電扶梯等貝聿銘 「最愛」的建築元素,此館於2006年啟用。位在日本關西滋賀的美秀博物館是貝氏在亞洲惟一的美術館作品,其引人注目的設計成為人們「朝聖」的建築。
   
貝聿銘在設計的建築物中往往會安置藝術品,將藝術品與建築物結合,貝氏無愧是最成功的建築師,合作過的藝術家包括畢卡索、米羅、亨利摩爾、柯德爾(Alexander CaIder)、米羅、野口勇、齊利達(Edurado Chillida )、瑪塔潘(Marta Pan)、趙無極等大師。台灣的雕塑家楊英風與朱銘亦有與貝氏合作的經驗,位在紐約市松樹街八十八號華爾街廣場辦公大樓前的不銹鋼 「東西門」,係楊英風與貝氏於一九七0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結緣的成果。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時,為了香港中銀大廈,雙 「銘」香江會,確定以朱銘的 「和諧相處」安置在中銀大廈西側的庭園。貝氏建築物中的藝術品多達四十九件,貝氏堅信建築師不應該祇以設計建築物為惟一思維的對象,建築師並有宏觀的環境理念,讓藝術品融入建築物,以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1979年貝聿銘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最高榮譽的金獎,授獎典禮時他致辭演講,很明白的以現代主義的護衛者自居,認為建築不是講究流行的設計,建築物必需屹立數十年,甚至百年,不可以趕時髦的心態從事。貝氏認為建築是一種社會藝術,建築反映生活,建築是嚴肅的事業。他自喻是現代建築的第二代。對這位聞名的現代建築大師,人們總好奇的想瞭解他的中國背景對其作品之影響,有人認為貝氏的強烈雕塑性建築是純粹西方的產物,與中國經驗毫無關係。對此,貝氏於1990接受香港電視台訪問時的自述應該是比較恰當的答案,「有人問我中國對我的影響,是有的,有些人到了美國大大改變,有些人則一成不變,我則是在中間,我有些改變,但是我以中國為根,長出西方的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