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是貝聿銘年
作者:黃健敏 07/09/2017
二十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建築師,貝氏當之無愧,他有太多的素材可供研究暨學習……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曾說:「貝聿銘所創造的美將永誌於法國的歷史。」一九八九年,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有四件令人矚目的作品落成,計為巴黎羅浮宮、達拉斯麥耶生交響樂中心、加州比華利山莊創意藝人經紀中心與康州威靈福特市嘉特羅瑪校學校科學中心,這些建築物的業主則分別是法國總理密特朗、美國無黨派領袖斐洛,好萊塢鉅子歐維茲與美國的豪門富賈梅保羅.顯赫的人際脈絡,加上傑出的建築作品,因此在一九九○年出版的《貝聿銘》一書中,作者魏卡特將一九八九年稱為貝聿銘年──從作品的觀點名之。一九九五年,中外出版了三本貝氏的專書,從年初到年底,幾乎每月皆有貝氏的新聞,貝聿銘在媒體曝光頻頻,因而一九九五年亦堪稱是貝聿銘年──從印刷品的觀點名之。環境塑造的氣氛左右建築的成敗一九九五年三月,《卓越》雜誌出現貝聿銘設計建築物的房地產廣告,大打名人牌,號稱以天價禮聘大師。事實上與貝氏絲毫不相干,設計人是貝氏所創立的建築師事務所一員,貝氏建築師事務所早已改組,由本來貝氏獨自擔綱改成三巨頭,貝氏在一九九一年宣布退休後,業務則由新起的一代掌理,他已不再聞問。
 
四月,《天下》雜誌、《財訊》雜誌出現另一個房地產開發案,將貝聿銘三個字以超級大的方式呈現,案名反居配角,雖然貝氏姓名之下有「建築師事務所」的中文,上方有一行英文字,但這兩行字都細小得難以閱讀,不無誤導消費者之嫌。四月三十日出刊的《中國時報周刊》第一七四期,副總編輯黃志全所撰的(叫賣貝聿銘〉壹文,直陳經向貝氏查證,他的助理說明貝氏未參與任何台灣的案件。台灣房地產業為促銷無所不用其極,不過大師並非萬靈的明牌,受景氣蕭條影響,這兩個分別在台中市與淡水鎮的案件,至少到一九九六年初暫銷聲匿跡。
 
當台灣大加利用大師從事商業利益之際,美國彎月圖書公司(Crescent Books)印行了壹本精英的畫冊版《貝聿銘》,二二頁的內容,精采的大幅照片將貝氏的作品一一呈現,對建築文化做了極佳的宣揚暨貢獻。作者雷艾琳(Aileen Reid)遣辭淺顯,刻意排除建築專業的論述,意圖使這本書成為大眾化的書。全書文字僅十五頁,份外地使得照片成為整本書的靈魂,該書有兩位編輯專責有關照片取得暨版權的事宜,顯見國外出版事業的專業化與健全。由照片的來源分析,可以發現貝氏在不同的時期,有其偏好的專業建築攝影師,如早斯多半由柯瑞柏(Balthasar Korab)掌鏡,中期則由史拓勒(Ezra Stoller)拍攝,至晚期沃保羅(Paul Warchol)是新寵。出自史拓勒鏡頭下的德州福和市單褅舍(Tandy House)是難得一見的照片,因為是私人大宅,對注重個人私密的美國人,尤其是富賈,多不願意將個人的起居生活空間公開;這幢建築物是貝氏建築生涯中惟一的宅邸設計,畫冊版《貝聿銘》作了首度的彩色公開,讓我們更能體會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對貝氏影響之程度。位在台中市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是貝氏早期的作品,對貝氏的建築生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該書卻沒有此教堂的照片,這表示美國出版社還是有其侷限,無法將觸角延伸至台灣。以畫冊形式出版建築書在國外很普遍,但是以菊四的大開本出版全彩的專書,貝聿銘是第一位有此特殊待遇的建築師。
 
四月底,台灣藝術家出版社刊行《貝聿銘的世界》,該書與曩昔有關貝氏的任何專刊或書籍大大不同,其選擇了貝氏知名的建築類型──美術館為主,將貝氏終生所設計的十幢美術館詳盡介紹分析,因為著眼於建築物本身,少不了出現不可避免的一些體築用語,但作者力求平易,盼望社會大眾能藉此一窺建築的堂奧。
書內〈貝聿銘的建築與藝術品〉一章,是特別撰寫以作為台灣推動公共藝術政策之借鏡,將貝氏與藝術家合作之經驗加以報導,國際大師級的藝術家諸如畢卡索、米羅、亨利摩爾、柯德爾與野口勇等,他們的創作皆溶於貝氏的建築,「建築不單是一幢房子,最重要的是環境,尤其環境所塑造的氣氛左右著建築的成敗。」貝氏於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在達拉斯美國建築學會演講時特別強調,他的建築美學是與藝術品互相呼應的,正因此構成了貝氏不凡的環境觀。東海路思義教堂是台灣現代運築的里程碑《貝聿銘的世界》一書十萬言,圖片三五○張,是作者累積十餘年研究的部分成果,在正文之外,尚輯錄貝聿銘生平年表、作品年表、與作品研究文章目錄等。文章目錄以一九四八年貝氏在哈佛大學研究所的碩士畢業設計作品「上海美術館」為始,直至一九九○年貝氏宣布退休為止,原文章的篇名全改為作品的名稱,好讓有心研究貝氏的人一目瞭然、便於利用,更期盼這份目錄的誕生能為台灣建築師專題目錄拋磚,促進台灣建築之研究,提升台灣建築之水準,不必總以國外大師的作品為鴻鴿。
 
五月,《藝術家》雜誌推出「貝聿銘台灣情」專輯,〈建築大師貝聿銘與台灣〉一文以編年紀事的方式,將貝氏從一九五四年為規畫東海大學第一次來台,至一九九五年台灣房地產利用大師之種種,將貝氏在台灣的影響羅婁陳述,並親訪與貝氏合作東海路思義教堂的陳其寬建築師,發掘這種台灣現代建築里程碑作品的設計理念與施工過程。(雕塑家與建築師〉一文,則就貝氏與台灣兩位雕塑家──楊英風與朱銘之合作經驗予以報導,該文乃探化《貝聿銘的世界》之內容,特針對台灣部分闡釋貝氏設計建築物中的藝術品。〈貝聿銘研究中文文章索引〉係接續《貝聿銘的世界》之工作,試圖為研究貝氏建立更完全的資料。專輯的四篇文章是貝氏系列書籍第二部曲的部分,二十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建築師,貝氏當之無愧,他有太多的素材可供研究暨學習。
 
七月,《聯合文學》選用貝氏的傑作美國華府國家藝廊東廂為封面,光影強烈對比的石牆,為貝氏雕塑造型味十足的建築物作了最佳的詮釋。由於是採局部的立面,以致入們難以辨識出係東廂藝廊,不像巴黎羅浮宮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造型突出很容易看出,這玻璃金字塔,幾乎與貝氏合一。同是七月份,美國《藝術新聞》(Art News)雜誌夏季號,以貝氏為封面,在他典型的笑容之下,封面右下角正是舉世知名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夏季號以八頁篇幅詳細地回顧羅浮宮整建之滄桑,誠如已逝的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於一九八八年三月四日剪綵時所言:「你(貝聿銘)所創造的美將永誌於法國的歷史。」羅浮宮在貝氏的設計之下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個中的波折與困難實在非外人能明白,該文透露了許多秘辛,當人們讚許欣賞新生的羅浮宮之際,這是一篇有價值的文獻,藉此更能體會建築師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