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
作者:黃健敏 28/06/2017
生於1917年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已八十五歲矣,這位譽滿全球的建築師,並不受年事高長而貽養休閒,他仍風塵僕僕的為著所主導的設計案週遊列國。在歐洲,德國柏林歷史館正在施工中,預計2002年年底開幕,盧森堡的當代美術館亦積極興建中,預期的完工日期是2004年,希臘雅典的當代美術館尚在設計階段。在美國,貝氏所設計的第一個美術館-伊佛森美術館,於2000年宣布擴建,貝氏所提出的方案可使該館增加35%的規模,其圓弧的造型與原本方正的舊館呈現極強烈的對比。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學院,是壹所預計有525床的新醫院,工程耗資達一兆三億美元,由貝氏的兩個兒子負責,他出任顧問。在亞洲,中國銀行請貝聿銘設計在北京的總行大樓,貝氏以歲數已高,長途飛行太過勞頓,一度婉拒,行方建議由其兩位兒子,貝執中與貝禮中合組的「貝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貝聿銘擔任顧問。該大樓已於2001年落成,是北京西長安大街上最閃亮耀眼的「鑽石」。
 
位在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樓東南角的高塔,簡直就是香港中銀大廈的迷你版,該高塔是供貴賓使用的門廳,可通達頂層的高級職員辦公空間。在高塔與呈L型的樓層之間是一個跨距達五十五公尺,高有四十五公尺的光庭。光庭是貝氏作品的特色之一,自一九六八年的伊佛森美術館以降,歷經狄莫伊美術中心加建造(1968),華府國家藝廊東廂(1978),甘迺迪紀念圖書館(1979),新加坡萊佛士城(1986),北京香山飯店(1982),美國達拉斯麥耶生交響樂中心(1989),香港中銀大廈(1989)等,至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登峰造極。人們莫不為其所設計光影變化多端的空間所眩目贊賞。德國記者兼電影製片人Gero von Boehm曾專訪貝氏,對於大師運用光線的設計手法有一段頗深刻的談話。在哈佛大學求學時,貝聿銘受業於布魯意,這位曾在德國包浩斯任教的現代派老師,常言及光與影對建築的影響與效果,再加上這兩位師生的希臘之旅,讓貝氏親自體驗到布魯意所主張的「陽光與陰影」,貝聿銘自陳對立體派雕塑鍾愛有加,從光線在雕塑上的效果,使他更堅信光在空間與造型所能扮演的戲劇性角色。無怪乎198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對貝聿銘作品的評語是「創作了二十世紀最美麗的室內空間與戶外造型」。
 
許多人覺得很好奇,貝聿銘的建築風格與他的中國背景有否關聯?十七歲就離鄉背井赴美國讀書,更何況十歲之前他住在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貝聿銘在上海唸的是西化的青年會中學,其一生的「中國經驗」僅有短短的七年。然而貝聿銘履履提到「中國根」的重要性。
 
一九九○年香港中銀大廈落成前,貝聿銘接受香港明珠電台的訪問,時以滬語,時以粵語,夾雜英文表示他未忘本,是以「中國根」為基礎生枝長葉。要將這個抽象的「根」與實質的建築連結,塑造人們能瞭解的意象,還頗費周章。從多次的訪談,或可引用貝氏童年暑假在蘇州祖父所住的宅院「獅子林」經驗來詮釋,貝氏曾提到中國庭園景隨步移的變化,令他體會到人在空間中移動時的視覺效果,加上他在歐洲參觀教堂的心得,貝聿銘有意在設計案中提供既多元又豐富的空間感。以視覺消點的觀點,人在正方型的空間可以感受到兩個消點,三角形的空間則有三個,圓形空間則是無盡的消點,所以貝氏的空間往往出現三角形,如梅侖藝術中心,國家藝廊東廂,香港中銀大廈,紐約賽奈醫院等。甘迺迪紀念圖書館,達拉斯麥迪生交響樂中心,柏林歷博物館與伊佛森美術館加建等作品則堪稱是圓形空間的代表作。
 
以幾何型為基調的貝聿銘作品, 按他個人的銓釋竟與中國庭園的空間意境合拍符節, 「不同的時間,地點與目的,使每個設計案有不同的挑戰,建築的終極目標是充實生活,建築蔽覆人的活動,建築應該使得活動崇高,這是我對建築的看法,我希望人們能藉此瞭解我的作品」貝聿銘如此自述。對一生的建築成就, 貝聿銘曾表示他尚有一個夢想 「在北京設計一個音樂廳」,2000年由德國出版,由Gero von Boehm所撰著「Conversations with I. M. Pei Light is the Key」一書透露如此的訊息,中譯本於2003刊行,屆時這位被國人引為「中國人的光輝」之建築師,可以藉該書進一步瞭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