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貝聿銘對話
作者:黃健敏 15/06/2017
從鄉間的個人別墅,到故鄉蘇州尚在興建中的博物館,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以半世紀創造了璀璨的建築生涯,這位二十世紀知名的人物,其成功的故事是大眾好奇的對象。一九九○年貝氏宣布自其創立的事務所退休,適時美國紐約歷史悠久的藝術圖書公司Harry N. Abrams 出版『貝聿銘』(I. M. Pei---A Profile in American Architecture),由紐約時報建築評論魏卡特(Carter Wiseman)執筆,以貝氏的八件重要作品貫穿全書,大有為貝氏多年的成就作壹次總結論定。
 
常在時代週刊等刊物撰文的紐約記者坎奈爾,著作『貝聿銘—現代主義泰斗』(I. M. Pei---Mandarin of Modernism)一書,訪問了許多人,惟獨主角貝聿銘缺席。該書於一九九五年問世,因為捨建築作品的介紹,著重於貝聿銘生平的描述,賓州大學建築系教授Patricia Conway 形容此書有若偵探小說,頗能滿足一般人的「偷窺慾」,以致中譯本甚為暢銷。坎奈爾筆下的貝聿銘褒貶互見,由於沒有貝氏個人親口的說辭,其內容顯得不完整與偏頗。
 
德國新聞記者波姆(Gero von Boehm)於千禧年,與貝聿銘親自對談,撰述完成『與貝聿銘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I. M. Pei ),此書頗有平衡平反坎奈爾一書的作用,中文版由林兵翻譯,他在貝聿銘兩子所組成的貝氏建築事務所工作。全書十章,貝聿銘深入地談他的童年、留學過程與事業發展,在他的諸多作品中,特將羅浮宮、美秀博物館、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與北京中國銀行大廈獨立成專章闡述設計理念與遭遇的問題,從篇幅可知羅浮宮的地位最重要顯著。因為訪談之際北京中國銀行大廈施工中,以致該案僅有箋箋參頁,相較之下太過簡略,誠屬該書的瑕疵。
 
加玻璃的大堂是北京中國銀行大廈的特色,事實此乃典型的貝聿銘建築語彙,從波士頓甘迺迪紀念圖書館、新加玻萊佛士城、華府國家藝廊東廂、巴黎羅浮宮、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到二○○三年五月揭幕的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擴建,皆可體驗到貝聿銘所設計的光影交舞室內空間。一九八三年有建築諾貝爾獎美譽的普立茲克建築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頒給貝聿銘,形容他的作品有「雅緻的室內空間,精彩的外部造型」。「創造最有趣、最合適的形體和空間」是貝聿銘設計的重點,「讓自己成為有品牌建築師,那不是我的方向」。
 
全書第三章「音樂的影響」,藉由音樂與音樂廳,讓讀者進一步瞭解貝聿銘的建築觀,「建築和音樂都是由思維而來,都需要結構來構成形體,這也是構思的具體顯。另外還有時間的因素,時間是空間構成的順序。」他還表白有一個夢想:在北京設計一座音樂廳,不過如今這個夢想已成為空想幻滅,位在人民大會堂後方興建中的大歌劇院係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w)設計。
 
「建築的目的是提昇生活,建築必需融入人類活動,並提昇這種活動的品質,這是我對建築的看法。我期望人們從這個角度來認識我的作品。」貝聿銘如是說,以此終結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