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參與性在「公共藝術」中:案例分享與政策檢討
作者:褚瑞基 18/04/2017
公共藝術在台灣十餘年來的發展,有一個兩項式分類的界定; 一為講求藝術家創作的自由度,以強調藝術家以其主體快意性作為”作品”之呈現(poesis);另一則傾向於具有參與公共協議性的半匿名性作品創作。前者堅持藝術本質的強烈私人性,以及不容干預的主導價值;後者則主張共有的”經驗” – 只有那些具有生活上的、土地涵養連接經驗才是得以形塑「對話」,並得以完成「公共藝術」。
 
在近年有關這兩項的辯論、論述已由文字話語轉化到真實的”作品經驗”;這些由無數經費所堆疊出的成果,一方面顯示臣服於法令及慣例的「參與活動」已經成為公共藝術執行的共同經驗,但一方面卻又顯示許多「寥備於無」的參與性,使得參與活動與理念之間產生極大的落差。
 
一般而言,「民眾參與」可以輔助作品公共性的擴張、增加了藝術教育的層次,並提升了作品與在地人、地、事、物之間的對話;猶有甚者,「民眾參與」甚至轉化為作品的本身。在台灣的執行經驗中,依1%法令執行的公共藝術作品中,其參與活動多以強調其美藝教育宣導為主,這其中又以學校型公共藝術為主軸。如依其結果觀察,成功的「參與活動」及美藝教育的宣揚常落在最終成果的迴盪性及啟發性;尤其當聽到學生、家長或教師對參與活動成果有種感動,甚至願意再一次進行相關活動時,「參與活動」的成果便赫然昭顯。
 
李昀珊在台北縣永福國小的執行案,儘管其參與模式為傳統教育推廣型,但其過程具有一定教育上的渲染成果。本作品創作始於單純的影像象徵 – 雲朵作為自由、平等的隱喻,同時又成為可隨時改變形狀的彈性:「永福天空下不分你和我,遠近親疏皆一家,幸福彩雲:紅、橙、黃、綠、藍、靛、紫。」其「參與活動」包含了連續六天,每天近兩個小時的美藝課程;藝術家以一個極為緊密的韻律架構一個與主題相關的課程。
 

李昀珊: 「彩雲朵朵飛」;學生以撕貼畫及剪畫法,描繪天空景象
 
藝術家在本案中所提的方案(邀請比件時所設定的必要設置內容)包括一介於新舊建築穿堂間的布告欄、一入口意象裝置、各班班級牌、教室課表牌、各行政空間指示標誌等。民眾(學生)參與一方面進行美藝教育推廣,一方面則扮演未來各班班級牌的「形」的基礎。李昀珊在此作品的參與活動中擴張了短短幾小時的活動,成了一組整體由二度到三度、有形到抽象、無聲到有聲、學校到社區的教育活動。六天的課程包含:第一堂:「塗鴉樂」;學生以教師刺激的影像及其自己的想像,塗畫出雲朵,最後剪出一頂帽子穿戴於頭上。第二堂:「造雲活動」;學生在繪本影像的刺激下以陶土捏塑出一系列的「雲朵」。第三堂:「彩雲朵朵飛」;學生以撕貼畫及剪畫法,描繪天空景象。(圖一)第四堂:「色彩大海嘯」;學生以水彩、油彩、剪畫法等技術或工具,畫出抽象印象的宇宙天空。第五堂:「作雲裳」;學生以棉花、塑紙土、鈴鐺、鐵絲等材料「織」出一件可以穿戴在身上的發聲物件。第六堂:「大雲震」,學生以竹子等多元工具,製作出一件會發出聲音的物件;最後穿戴上前幾天活動所累積的創作,將這些穿戴在身上,並在社區中進行「小雲朵在社區中的精采飛行及遨遊」的遊街活動。所有的這些成果在學校中進行數周的成果展覽;同時藝術家也很貼心的設計了一張「研習證書」,交給參加並完成所有活動的學生。
 
李昀珊: 在社區中進行「小雲朵在社區中的精采飛行及遨遊」的遊街活動
 
永福國小的公共藝術的參與活動的形式並非多麼特別,然而有趣的是,校方由一開始對「公共藝術」的勉強態度,在參與活動進行完成後忽然轉為積極。六天下來的「藝術營」本身聚集了相當的擴大能量,因而有別於大多數參與活動的單一活動及「臨時性」;它藉由全面課程的開展先藉由學生視覺及想像的開展,逐步擴展到觸覺、聽覺等,進而達到全面身體的感動。李昀珊在其教材設計的主旨中說:「以「雲」為主題串連整個藝術冬令營,透過色彩、音樂與身體,讓小朋友感受「五感」結合的藝術創作」。她同時觀察到附近社區的「沉默」,因而期盼動態活動能加強學校及社區的互動。六天的藝術營所帶引的張力,試圖建立所有參加及未參加學生的「集合記憶」,以更加「喧嘩」、「七嘴八舌」的參與活動打入許多老師及孩子的心。
 
相較於三重永福國小公共藝術設置案中以一擴大為六的效應,台北市的長安國小在設置計畫書規劃的階段便將單一的公共藝術案拆解成五個不同的小案件,並已委託創作的方式邀請藝術家到校上課。這種「類駐校」計畫的活動,在「參與活動」內容安排上並不奇特;但五組共同進行,並形成「尬場」的計畫活動,倒也是首見。
 
由代表不同創作風格的五位藝術家:侯淑姿、陶亞倫、黃中宇、徐洵蔚、姚瑞中,來到學校與學生一班對一班進行藝術課程;侯淑姿組以其對於人體身體動作啟動心理反應興趣的敏銳,要求學生玩手影到以同學的身體排列符號,並記錄在影像中;陶亞倫以其一貫對於「動」(motion)的興趣,和孩子們玩樂於機器、玩具及其他簡單機械中。至於以前衛著稱的姚瑞中則試圖與同學分享他對於「媒體」的創作及過程。姚瑞中先教同學們畫四格或六格漫畫,在同學完成並分享其中的成果後,他設計了一個誇張的「招財貓」表演活動;他要求學生們在專業的攝影機前表演一段招財動作,藉以紀錄在影片中;學生們由扭捏到誇張的各種類型集合成數以百計的影片檔案,然後建置到一個數位模組中。最後出現的「作品」則是在學校大門內具歷史意義的「整理儀容」鏡子內出現一個靠感應抓取影像的數位螢幕系統;當同學出現在鏡子前,系統會由學生的「招財貓」表演影像中抓取一段,並隨意播出。目前,這作品的前面總是擠著好奇的「參與者」,他們希望看到自己或是同學滑稽的樣子。


姚瑞中: 作品前擠著好奇的「參與者」,他們希望看到自己或是同學滑稽的樣子
 
台北長安國小的參與活動具有多類型的內容;學生以較大的數量共同加入這場盛會成為學校訴求,並藉由多位創作類別性差異頗大的藝術家,共同拉拔都會學校的「市儈性」;相較於都會邊緣社區個性明顯的永福國小,長安國小成果顯得較為多元,也較為表面性的複雜。當然,所有的這些成果,很大一部分的「成果」根植在設置計畫的計劃過程,那些參與討論的委員及校方的態度其實才是這些作品成果的起萌因子。
 
當法定1%公共藝術的執行,努力的由單純的設置作品,進展到更加具複雜性的「計畫型設置」,於是「參與活動」更加扮演關鍵腳色。然而文化、美學教育的努力是無法透過時間短暫、地點有限的活動或「作品」,傳達全面的理念及長久不衰感動。「參與活動」如今已在許多不同的管道中發展;在私人贊助的領域中,「廣達文教基金會」以各種「游於藝」深入許多中小學;他們其中有絕大部分是沒有什麼機會參與1%公共藝術活動,但這些由「藝文參訪」、「展覽」、「小尖兵導覽訓練」等活動組構的「藝文參與」已經成了許多都會邊緣學校的美藝補充教育。其它來自於「設造」活動(community empowerment)、都市設計活動下的「民眾參與活動」更透過美學教育、藝術活動,期盼緊密的結合藝術、土地及人民。剛剛完成的台北市的18個學校的「亮綠校顏」計畫,正是如此成果的展現。
 
由建築師、藝術家領隊的6個團體,以「參與性設計」為原本封閉或是老舊學校的圍牆注入新生命。學生和藝術家公同討論、書寫意見、一起設計並完成模型及草圖;所有的這過程既具民主的公共對話、又兼具美學教育的啟發。這些出現在北投國小、復興高中、芝山國小等校的新圍牆,見證的不是單純創作者的創意,而是學校的價值,一股願意放下權力,給「用者」、「觀者」表彰其微小聲音的身段。其實所有具藝術性的「參與活動」(屬於1%公共藝術或是其他類別)都具有信任邀約下的認可,而其成果對於參與過的每一個人都是成長。
 
期待那些認為「參與活動」,只是不得不為的契約要項的機關主事者、藝術家們都能再嚴肅看待這項機緣,這份機會有可能改變的,將會大到超乎你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