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的遊記-《域外抒情》編後記
作者:黃健敏 17/04/2017
  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於1911年期間從德國德勒斯登出發,一路東行,經過波希米亞、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與義大利,終點站是文藝復興搖籃的佛羅倫斯,歷時五個月的旅行。途中柯比意帶著他的速寫本,畫下了所見,同時寫下了他的所聞,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東方遊記》(Le voyage d’Orient)。《東方遊記》的內容先是在報刊零星發表,受第一次大戰影響,輯成書本的心願被耽擱,直至1966年方實現。柯比意在逝世前曾加以修訂,因此該書成了他生前最後一本出版之著作。這本書是以建築師與藝術家的雙重身份,記錄在青壯年代的體驗,是一份珍貴的建築文獻,除了法文版,尚被翻譯為英文版與中文簡體版。柯比意基金會於2011年又重新將該書印刷上市,由此可知《東方遊記》的魅力並未因為時間久遠而減弱。這趟壯遊,使得科比意心胸眼界大開,他所撰著的《邁向新建築》(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1923)就是孕育自東方旅行的心得,而《邁向新建築》對二十世紀現代建築的影響與貢獻,遠跨越時空,被喻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建築書之一。而科比意與漢寶德,兩位時空遠隔的建築家,卻在文章中邂逅。
 
  六○年代初,漢寶德在東海大學任教,同時主編「建築與計畫」雙月刊,這是台灣第一份建築專業的雜誌,漢先生努力地引介現代建築思潮,柯比意理所當然地是推介的對象之一。1964年6月的建築雙月刊第14期是柯比意作品專集,同時有漢先生撰的「哈佛大學視覺藝術中心」一文。此中心是柯比意在美國惟一的作品,1978年被指定為國家級的史蹟。當年係由校友卡賓特(St. Vrain Carpenter) 捐建,校方本擬邀請重量級的美國建築師設計,但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院長瑟特(Jose Luis Sert,1902 ~ 1983)力薦之下,柯比意脫穎接受委託。漢先生在文章中推崇柯氏的影響,「當前舉世建築界的可塑形式的趨勢,就是在柯是強力的表現語彙之下的產物。」在文章發表之後,漢先生至哈佛大學深造,於1965年從海外投寄了「哈佛建築」一文,刊登於建築雙月刊的第十六期,文章中雖然未提及柯氏的作品,但是漢寶德翻譯的《柯比意》一書適時地出版,彌補了此缺憾。《柯比意》係漢先生在出國前所翻譯,雖然是譯自蕭伊(Francise Choay,1925 ~ )的書,然而漢先生另行自柯比意全集挑選圖片為譯書配圖,也增添了許多註釋,因此他很自信地稱這不是算是原書的直接翻譯,這點頗有漢先生一貫的風格-要做自己,即使譯書也會增添個人的觀點。該書初版的廣告辭是「不知道柯比意,不懂得新建築」,充分流露一代宗師在漢寶德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967年漢寶德回國任東海建築學系主任,於1971年創《境與象》雙月刊,同時將《柯比意》一書再版。由於出國的經歷,親自體驗了大師的作品,所以在再版的序中,漢先生提出了兩項觀念。一項是讚許柯氏的公共住宅理想,在漢先生的回憶錄《築人間》曾述及他最有興趣的是國民住宅,八○年代初亦曾撰文呼籲政府推動國宅政策應該實事求是,認真研究降低造價,解決急切的住居問題。時隔三十餘年,看看政府荒腔的作為,真令人慨嘆,「住者有其屋」依然是空話。漢先生八十壽辰時,在會場掛了一幅他書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杜甫的這句詩實乃作為建築家的漢寶德未竟之宏偉志業。
 
  第二項是針對柯比意晚年的雕刻體表現,漢先生認為幾何形的運用啟發了六○年代建築的發展,乃至對於路易士康以降全球建築師們產生影響。柯比意於1957年完成的廊香教堂,違逆了他早年的新建築理論,座落在山坡上的教堂,立面有不規則分布的大小不一開口,光線透過色彩繽紛的鑲嵌玻璃,使得內部空間在光影變化之下,具有宗教的神祕性與神聖感。在詹克斯(Charles Jencks)的《後現代建築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一書中,認為廊香教堂的造型充滿隱喻,而且因人而有不同的解讀:有人看到的是一頭巨大的鴨子,顯然是因為鴨子在後現代建築史有特殊的意義;從宗教的立場,有人稱該教堂宛若一雙祈禱的手;還有人認為那是一艘大輪船,這可能受早年柯比意機械化建築言論提到輪船飛機的連想。總之,廊香教堂被尊為經典建築,是許多建築人不遠千里去朝聖的對象。
 
  2002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柯比意」展,配合展覽,漢先生為《現代美術》雙月刊寫了「柯比意的現代建築暨規劃觀念」一文。這是一篇長文,漢先生認為柯比意是一位關懷人間而且有創造力的建築師,利用現代科技解決問題,催生了新建築。漢先生推崇柯比意是「繪畫的天才、建築的天才、都市設計的天才,、、、對整個文明是非常有貢獻的。」同時他也在《建築師》雜誌發表「我在哈佛大學的柯比意經驗」(註1),當年留學之際,設計課指導老師巴克馬(Jacob B. Bakema,1914 ~1981)就是柯比意的信徒,在課堂上漢先生完成了堪稱他第一個都市設計方案,『這是我一生中僅存的一項柯比意式練習,今天回想起來有點幼稚,但卻養成我大膽思考的習慣。』漢寶德如是說(註2)。2004年暑假,漢先生有一趟歐洲之旅,行程中包括了廊香教堂,我特意告知最便捷朝聖的方式,就是從瑞士小鎮巴賽爾開車越過法瑞邊境。回來後,他在聯合報副刊發表「廊香,我來了」的文章,輕鬆的文章流露著一償心願的欣悅。
 
  旅行對漢先生有極重要的意義。1967年自美國歸來接任東海建築系主任之前,他向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申請了一筆旅行贊助,使得他能夠經由歐洲回台。這趟旅行,按回憶錄《築人間》的述說有兩個目標,『其一是親訪西方古建築名蹟,蒐集幻燈片,做為回國後建築史教學之用,其二是訪問西方文明的核心,感受西方文明的真精神』。義大利濱海的拉文納(Ravena)、山城錫耶納(Siena)、
小鎮聖基米尼諾(San Gimignano)等地皆留有他的足跡,甚至為了一睹十三世紀建造的教堂,輾轉地到法國東部的梵滋雷(Vezelay)。這些難能可貴的體驗,自1976年起,陸續地在報紙發表。在戒嚴時代,報紙限張,只有八大張,而他的遊記文章能夠整版整版地刊出,可知其影響的深遠。漢先生以主題方式下筆,取代只就一個地方的描述,這般知性之方式,令這些遊記充滿深度與智慧。這位建築人的歐洲遊記結集,於1978年以《域外抒情》為書名出版,可惜這本遊記沒有照片印証。2004年我選集了九篇遊記,專注於歐洲的國家,配了約兩百張的圖片,以《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刊行,同時由天津百花出版社發行簡體版。《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的反應甚佳,因此於2006年我又編了《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一書,同樣此書亦有簡體版。兩本建築散步的遊記,主題的區域不同,就如漢先生在自序所言,歐洲部份著重建築與都市,探究西方文化,比較嚴肅。而亞洲部份,是他有興趣的古建築與古文物,相形之下常因景感懷。
 
  熱愛旅行的漢先生,自二十一世紀起,每年暑假固定有一趟出門之行,也固定會為每次的旅遊撰文,記述見聞抒懷心得。不過因為體力不似青壯年時代,所以足跡較集中於亞洲。2011年暑假在我赴美國旅行前夕,漢先生另有新書要出版,希望我配圖,不過我看過目錄,深感那是出版社為湊足頁數,硬將一些不太關連的文章集成一本書而已,所以自告奮勇地建議由我重新策劃,於是在2012年第三本遊記《漢寶德建築行》誕生。建築行的文章分為美國與亞洲兩輯。前者跨的時間較久遠,六〇年代為「建築雙月刊」介紹耶魯大學的兩棟建築-藝術與建築學院,畢奈克針本圖書館,七〇年代在「境與象」雜誌發表的「黑衣教士的加州」,九〇年代在聯合報刊出的「史丹佛校園的故事」,乃至二十一世紀數度美國行的相關文章,共計有八篇之多。
 
  漢先生年事雖高,他對建築的趨勢仍很關切,至美國是有心親身進一步瞭解當代新潮建築的發展,我曾特地提供了一份洛杉磯的建築資訊供參考。他看了加州交通局第七區大樓與鑽石農莊高中,這兩件作品出自榮獲2005年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梅恩(Thom Mayne)。梅恩有「加州壞男孩」(bad boy)的名聲,因為他總是不按牌理,對營造廠要求嚴格,不討好業主。不過梅恩在七〇年代曾致力建築教育的改革,創辦了至今享譽的南加州建築學院(Sout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簡稱SCI-ARC)。漢先生對於梅恩有心擺脫現代主義牽繫,另搞歪斜或在建築立面外披掛表層的手法,並不以為然。尤其在柯威爾(Culver City),出自摩斯(Eric Owen Moss)的一批建築群,也是歪歪斜斜的表現,漢先生將之稱為建築紅衛兵的破壞美學,文章以「歪斜是藝術嗎?」為題,文末託藉友人之口形容是神經病。顯然受現代主義薰陶的漢先生,始終對後現代建築抱持懷疑的態度,然而他很努力的體驗觀察,意圖對潮流發展有所認知。 
 
  莫斯的建築超脫常規,往往出現裝置藝術的效果。當年柯威爾是還為了它的建築可否視為公共藝術有過一番爭議。因為莫斯很堅持所設計的作品就是藝術品,無庸另行設置公共藝術。最終科威爾市以明文規範,莫斯的作品符合條件,所以「什麼牆」(What Wall?),「蜂巢」與「傘」三幢建築物就成了當地的法定公共藝術。漢先生認為公共藝術的必要條件是美化環境,若是純藝術表現,則宜在美術館展覽。對於藝術,他個人的第一本書是翻譯英國藝術評論家雷德(George Herbert Reed,1893 ~1968)的《雕刻的藝術》(大中國圖書公司,1961年);對於建築,他始終認為應該是藝術取向,而且要以大眾的立場,他的「大乘的建築觀」一文就是最佳的詮釋。在商業化的社會,建築往往被視為商品,建築師常被視為繪圖與申請執照的代工,如果要成為受尊敬的專業,惟有『承認自己是造型藝術』(註3)。這也是爾後創辦台南藝術學院時,成立建築研究所漢先生強調培育建築藝術家為教育之方針的緣由。
 
  《漢寶德看建築》可視為另類的遊記書,那是2008年起在「人本教育札記雜誌」的「悅心悅目」專欄文章,漢先生坦言為了增加故事性,這十七篇文章是以遊記方式敘述,選擇的對象頗廣,有些事就昔日文章中曾介紹過的建築再深化予以闡釋,如「凝固的音樂-廊香聖母宮」、「哥倫布小鎮上的消防站」、「高第:遊戲、幻象與美感」與「京都平等院」等;他還特別挑選了數棟台灣的建築,如台南天后宮、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金門王宅等,壓軸的則是他設計的洛紹山莊。這一系列的另類旅遊文章,於2009年榮獲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
 
  漢先生筆耕的成果豐碩,關於遊行的文章頗多,筆下的遊記具有另一種的深度,絕非目下只談玩樂吃喝的旅遊書可相提並論,可惜如今只有四本書刊行。
深信執如椽的巨筆,下筆如有神的漢先生,在不久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域外抒情帶領讀者們神馳臥遊建築天地。
 
    
 
 
註釋:
 
註1:
「我在哈佛大學的柯比意經驗」、「柯比意的現代建築暨規畫觀念」與「廊香我來了」三篇文章收錄於黃健敏所編的《漢寶德談現代建築》一書,典藏藝術,2008年1月出版。
 
註2: 
此習作的圖片,可參閱《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第八章藝術建築的夾頁彩色照片。天下文化,2001年8月出版。
 
註3: 
大乘的建築觀,《漢寶德-境象風雲,寫藝人生》頁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