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故事流傳
作者:蔡明君 20/01/2017
長期在海外生活的人也許不時都會有種感覺,想念鄉音,或甚至只是聽到母語,哪怕不是自己熟悉的腔調,都會不自主想看看那聲音由何處來。那日,在紐約新美術館(New Museum)的展覽裡,我沒有聽到鄉音,卻滿腦子都想著在爺爺奶奶去世後便不再有長時間對話機會的台語,是如何離我遠去。
 
於七月底開幕的《The Keeper》,無疑是紐約這個夏天最讓人驚喜且無法忘懷的展覽。27組作品,幾乎是以微型博物館的概念在此集合,述說著由各種不同方法、背景、動機的人所長時間收集、保存,或是面對收藏的故事。
 
經常不僅關於「過去」,也關乎「現在」以及「未來」,「收藏」是一種與時間甚至與空間相關的保存方法。許多博物館的起始點都是私人收藏,隨著發展,博物館的收藏漸漸傾向大敘事,試著傳達一種集體的觀點。然而在這個展覽中,結合了理性的科學整理分析、幽微的神秘學、充滿情感的人類或社會學態度、或是微不足道的個人需求與癖好等不同面向,讓觀眾重新思考「收藏」、「保存」以及「守護」等等行為與「個人」的關係。
 
       Ydessa Hendeles〈Partners (The Teddy Bear Project)〉 (2002)
 
不若展覽宣傳、論述或是絕大多數評論關注於Ydessa Hendeles的作品〈Partners (The Teddy Bear Project)〉 (2002),在這樣一個處處充滿驚人展示物件的展覽中,讓我全神貫注無法將思緒抽離的作品,卻是一件在整個展覽中裝置最為低調的錄像。Susan Hiller的〈The Last Silent Movie〉 (2007/2008) ,在這個充滿對於「個體與群體」、「保存與收藏」思考的展覽中,是那樣的衝突而讓人感傷。黑底搭配白色字幕的單頻道錄像作品,紀錄片般地收集了一段段即將消失或已經消失的語言的錄音。有些語言的講述者嚴肅地說著要如何讓他們的語言流傳下去,有些說話者像是擔任翻譯員的角色將自己說的字句逐句翻譯,有些則是說著充滿寓意的笑話,而有些語言,就算加上了白色的翻譯字幕,聽來就像是山林中的鳥兒在鳴唱一樣的不可思議。
 
物件或影像經過收藏與整理,能讓人一次次的觀賞、詮釋、理解,似乎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意義。然而沒有文字的語言,要能夠如何保存與收藏?語言的錄音,除了讓人驚嘆與感傷,能否還有其他可能?語言的發生是為了溝通,於是動物也有語言,就像是人類最初始的狀態一樣,那些語言因為相互了解的需求而被結構,需要有兩個個體的參與才有必要,多數出於直覺與經驗,然後成為習慣,被傳遞。而文字是文明的產物,與記錄和流傳的必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溝通或語言的發生便無絕對相關。
 
因此,「語言」,在失去了使用它的人們後,當僅剩一人之時,那「語言」便已不再存在。畢竟,總是要有對象,才有對話。而這與文明的演化,有著絕對的關係,因為我們對話的族群越來越廣,我們越來越需要一個共通的話語系統。隨著環境與需求,語言的生存就這麼地產生了變化。就像爺爺奶奶去世後,我需要與誰說台語呢?而它在我身上的消逝,某種程度反映了它確實地消逝。於是,開始有人為這些沒有文字的語言建構出文字的系統,然而,那還是語言嗎?若最終僅是留在文件與檔案紀錄中,被完美的收藏,可供觀賞、聆聽、讚嘆或甚至學習,然而無人能真正使用,透過它來聊天,講述只有它得以詮釋的故事,那麼那被收藏著的故事,是否算是真正的流傳?
 

  Susan Hiller〈The Last Silent Movie〉 (2007/2008)
 
 
 
 
 
The Keeper
New Museum 
Jul/20 ~ Sep/25/2016
 
 
Susan Hiller〈The Last Silent Movie〉 (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