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的漢寶德-《倚窗細吟建築》編後記
作者:黃健敏 17/06/2016
  20世紀70年代,漢寶德擔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創辦了《境與象》雜誌,這份刊物傳播當代建築思潮,也積極推動台灣傳統建築研究。創刊號就有林衡道的〈台灣古老的住宅〉;第三期摘錄了迪瑞德與華昌宜所從事的《台灣傳統住宅的勘察》的文章;漢寶德本人則撰寫了〈金門傳統建築一瞥〉、〈板橋林宅之空間與形式〉、〈漫談中國人的環境觀等〉等文章。當年在服役中的陳志梧、后德仟與李乾朗,特就外島的傳統建築為題,發表了頗珍貴的調查體驗:〈澎湖民居手記及其它〉、〈南竿的村落〉與〈浯洲建築記遺〉等。回顧前塵,彌感漢寶德先生在台灣傳統建築領域領航的貢獻。
 
  由於對傳統建築的研究,他將研究心得運用在建築設計,彰化文化中心(1983)是關鍵的轉捩點,由於採傳統的斗子砌立面處理,原本幾何造型的建築物變身為現代與傳統融合的佳構。後續有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1984),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1985),大尺度的墾丁青年活動中心(1983)、南園(1985),乃至較不為人知的南鯤身大鯤園(1986)與慈航堂(2005),皆是循著歷史性的地域主義發展。漢寶德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作為一位建築家,在台灣當代建築實無出其右者。
 
  中央研究院民族中心一案曾出現於1988年美國建築師學會發行的Architecture雜誌。20世紀80年代的Architecture雜誌每年會有一期全球建築報導專輯,1988年9月號華裔都市設計專家盧偉民以「A New Synthesis of East and West」為題,但是文章刊出時標題被編輯改為「A Firm’s Modernist Works Enriched by Traditional Touches」。,該文主要在報導介紹李祖原的作品,不知何以在刊首有漢寶德所設計的中央研究院民族中心。可能受限於篇幅,盧偉民文章的結論被刪除。盧偉民在文末指陳台灣建築有三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向先進國家師法之際,不應以抄襲形式為尚,應該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同時直陳再發現自我的傳統是第二個挑戰,批評許多建築師除了耍大屋頂與裝飾,其實對傳統的認知極為膚淺,以致創作無根;第三個挑戰是現代與傳統要能夠融合,他認為無論成敗都要努力,至少要讓我們的都市擁有自我的風格。
 
  筆者曾就盧偉明的文章投書Architecture雜誌,於1988年12月號特針對中央研究院民族中心,闡明漢寶德的作品是直接引用傳統語彙,沒有將建築語彙予以變型或改造,不是後現代建築手法,因此所設計的建築較能被大眾所接受欣賞。「做一個不是大眾所明顯熟悉而喜歡的東西,卻能為他們所接受、所理解,就不是那麼容易。要怎麼做是需要研究才能知道的。」漢寶德在〈建築的情境主義∕大乘觀的一種詮釋〉文章中如是說:「我覺得從事民眾對形式的反應,可以同時解決另一個問題,即文化傳統與傳承的問題。」漢寶德研究過、努力過,而且有卓越的成績。
 
  文化傳統與傳承是建築家漢寶德念茲在茲的課題,多年來他就此課題撰寫文章無數。《倚窗細吟建築》一書即整理他的相關著文,彙編成傳統建築、窗格藝術、孔廟與鹿港四輯,由我配圖,完成一本新書。台灣傳統建築有其特殊性,漢寶德從合院式與市屋式的分類,形式、空間、裝飾與象徵的剖析,加上林安泰厝事件,深入淺出的導引大眾瞭解台灣的傳統建築;在傳統建築中,雕琢的窗就是美景,透過「窗格藝術」的文章,他為讀者開啟了欣賞傳統建築的一扇窗;孔廟涉及的不單是建築,還廣及文化層面,三篇攸關孔廟的文章,在敘述歷史之餘,既有古意也有新思;漢寶德曾從事《鹿港古風貌之研究》、《鹿港古風貌維護區之研究》等研究計畫案,為鹿港奠定了保存傳統風貌的基石,使得鹿港如今成為具有文化特色的小鎮。這四輯所涵蓋的文章,心意皆寄於傳統建築與建築文化。正如同《倚窗細吟建築》之書名,古蹟建築在歷經歲月加持後,引人思古,欣賞其風華好比品嚐佳釀;閱讀漢寶德先生的文章,展卷讀來每每雋永常新,底蘊深厚、意義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