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藝評的檔案力
自1999年底為起點,「帝門藝評研究計畫」歷經李長俊、謝東山、楊智富、游崴、簡子傑等研究者們的共同參與、修訂及反思,如今已成長為一個累積超過上萬筆豐富資料的視覺藝評文獻資料庫。除了為數眾多的實體紙本資料可供策展人、藝評人、藝術家、美術館行政人員、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研究者,乃至於相關領域愛好者查閱之外,本計畫也建置了藝評文獻的線上篇目搜尋系統,使其資料內容與歷屆研究專文更容易被援引、流通。就一個具開放性的學術資源而言,「帝門藝評研究計畫」早已超出被動的工具性層次,而在歷屆研究者的整理耙梳之下,轉換成帶有特定研究性格、視野的論述生產引擎。可以說,「不僅止於資料庫的建構,還要從中孕育出某種檔案之力」即是它所隱含的企圖心。
這樣的基本預設,清楚地向所有面對資料庫的研究者拋出一個難以回答但又不應迴避的重要問題:「何謂(好的)藝評?」如同簡子傑與游崴兩位研究者都特別注意到的,正因為資料庫必然涉及篩選與分類的工作,「定義藝評」的後設性視野,從一開始就內建在此計畫的問題意識裡。而資料庫如今的形貌,某程度上即是對於「何謂(好的)藝評?」的回應。再往前更進一步,這個問題還能以歷史性的思考方式展開,例如:藝評的生產如何有效地脈絡化?藝評的再生產,又可以透過何種形式進行?而在更積極的意義上,「帝門藝評研究計畫」帶有田調意味的基礎文獻蒐羅作業,日後如何能發展出對於當代藝術史書寫的準備工程呢?
由於每一屆都由不同的研究者們接棒,因此對於前述資料庫的隱含提問,自然有各自不同的偏重和興趣。但這並不意味資料庫對於「何謂(好的)藝評?」的判斷是全然專斷的,因為一方面,研究者們的工作必須座落在以兩年為一期的歷史限定條件之上,從中建立批評意識,或者彼時與當下的連結性。另一方面,從歷屆研究者不斷微調篩選與蒐集標準這件事來看,也意味著資料庫必須儘可能地保有修訂、改動的空間,以恰當地回應當代藝術生態的快速發展,以及藝評生產客觀環境的具體變化。特別是在這十多年間,藝評生產的對話對象、方式以及寫作平台都有了不少轉變;藝評文字的供需生態、所涉議題及寫作文體,也日漸複雜而碎裂。首先,是因為社群網站、部落格等發表平台的成熟,不僅越來越多文字生產逃逸出既有的發表形式之外,文章與文章之間的連結、對話關係也日趨動態而難以被總體性的把握。其次,文字生產的離散化、稀釋化、多樣化,也使得資料庫既有的分類架構,在界分時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這點會在後面詳述之)。
整體而言,若要對近幾年藝評生產所遭遇的結構性問題進行有系統的考察,其所要求的工作量其實是超出原本計畫之人力配置和既有資源所能負擔的。這點是重新思考藝評研究計畫未來定位與功能時,勢必得面對的嚴峻問題。但就資料庫本身的研究生產端而言,立即能做的改變嘗試則是比較容易推行的。因此,在提案階段我們將本次研究計畫定調為:「跨媒體——台灣當代視覺藝術評論資料庫2009-2010」用意即在於,在現有資料庫基礎的蒐羅工作之外,透過與平面雜誌媒體之實驗性的專題討論的合作,去突破藝評資料庫原有的外界連結方式,以擴大資料庫之論述材料的層面與內涵,並且產生幅度更廣的影響力;同時,也藉此改變過去行之有年,以文獻回顧為主軸的研究報告撰寫方式。其初步成果即是刊登於《藝外》雜誌2012年11月號的「再讀雙年展」專輯。該專輯將藝評資料庫的豐富文獻,具體轉化為三位參與作者:陳寬育、王柏偉及筆者等三人,在比對、探討2012年台北雙年展與過去2010、2008兩屆雙年展之議題關聯性時的資源與後盾。
至於對2009-2010年度文獻的回顧與分析,包括對先前研究者意見的回應,則是本研究報告的主要職責所在。筆者將在以上章節內,針對本計畫所涉及的各種藝評生產問題,進行整體性的論述。
二、藝評生產的離散狀態,與分類架構的重新審視
如果仔細閱讀簡子傑針對2008-2009兩年所提交的研究報告,可發現之中已透露出一項清楚訊息:靜態而固定的基礎分類架構,已不再能夠滿足現今對於藝評生產狀態的描述工作。如其所說:
…藝評生產的平台、主體乃至與其對象間的關係,也從較為古老的金字塔三元結構(作品—中介—觀者),碎裂出一個又一個更為複雜的認識座標,以致藝評她清晰的面孔逐漸地淡出,轉而堆疊成一塊任何分界線皆難以窮盡的模糊。
藝評今日不再清晰的面目,固然與當代藝術實踐本身不斷嘗試跨域、求新的快速變動相關,但也是因為藝評書寫本身所具有的離散性格使然;無論是文體、寫作風格還是所涉議題,甚至是藝評引用的理論框架,都不斷地在與人類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政治哲學、法律、倫理學等學科領域有所交融,從而模糊既有藝評寫作的疆界。特別是評議整體文化現象、體制問題、政策法規,而非聚焦在單一展覽事件或作品的評論,幾乎都涉及相當複雜的對話關係。這種藝評書寫涉入越來越多「模糊地帶」的狀態,早在楊智富為2001-2002年度的研究報告中便已注意到,並且成為資料庫在思考藝評界定之基本條件時的問題意識主軸。但它仍然面臨一項基礎分類架構的限制,這在游崴的研究報告中有清楚地說明:
此外,我認為試圖以一個單一的分類架構,將所有藝評文章丟進不同的格子之中,其實是一個死胡同。每篇文章總是隱藏了之前某些文章遺留的觀點,或接續、或質疑、或局部修正,藝評話語流散在整個文化場域之中,而不是死守在單一類型或議題之中。一種類似關鍵字的聚合離散狀態,反而較能有效地描繪出藝評趨向。
簡單地說,現行許多雜誌專輯主文、評論文章及座談會討論內容所涉面向越來越廣而複雜,因此也越來越難以被劃入單一而特定的分類項裡。例如由陳泰松主持的台新論壇「藝術家:社會的交往者」(《今藝術》2010.09)便同時涉及藝術生產機制、藝術理論思辯、文化政策、文化創意產業等複合議題的交鋒。雖然在整理資料時我們將之權宜地歸入「A藝術生產機制—08藝術生產生態趨勢論述」,但此一劃分其實並不足以充分說明這份座談內容的豐富層次。又或者如2009年4月,因北美館片面收回威尼斯台灣館策辦權而引發藝術圈議論,於典藏咖啡廳舉辦座談的討論內容(收錄於《今藝術》2009.06、07:〈文化治理大檢討─威尼斯臺灣館的爭議與回應(上)、(下)〉)涉及之論辨層面更廣,自然也不是「18文化環境論述」一項所能簡單涵蓋的。
這兩個簡單的例子,都說明了單一而固著的分類架構已不足以顯示如今討論議題的複合性,也無法充分指引出文章之間其實存在著更複雜的網絡參照關係。在未來,資料庫能否更進一步地在搜尋介面上,呈顯出這種資料與資料之間的動態關係,或者游崴所說的「一種類似關鍵字的聚合離散狀態」有其必要性。因為,在不同問題意識的側重之下,它們都有可能被重新併入其他二至三種分類項裡,從而被不同的關鍵字所串接,形成新的對話關係——這點在研究的文獻回顧裡,是相當常見的事。
這並不是說,現有的分類架構全然無效,而是說我們不能以「排他」的邏輯來思考分類項的意義,並依此建立分類原則。一個更合宜的理解方式,是以一種宛如細胞增生式的、網絡式的、關鍵字叢集的連結架構,來看待並建立資料庫文獻之間的可能關係。這意味著,不只是2011-2012年度或之後的藝評研究計畫,應當對現有分類架構進行大幅改動,也意味著有必要重新回頭審視過去所累積之上萬筆資料的分類方式。例如將單一文章重新編入多個可能涉入的分類項,或者是以內容關鍵字搜尋為主導,來安排其連結的可能呈現方式。這點在研究上也有其必要性,筆者將在後面的章節「五、關鍵字:世代論下的感性集結平台」裡說明,2009年度起有不少藝術家和展覽,即是以新的關鍵字設想,來進行一種標誌世代特質或藝術態度的自我界定,從而積極尋找到可作為集結標的的感性形式和發話位置。
三、於網路發表的評議事件
此外,如本研究報告前言所述,社群網站與部落格等數位發表∕分享平台的成熟(主要是指閱聽、收受資訊習慣的成熟,而非傳播技術本身的成熟),也使得藝評的話語徹底滲透、離散在各種非傳統媒體的生產空間裡;這些話語的生產也不見得會凝聚成我們對藝評書寫之想像的既有格式裡。儘管藝評研究資料庫在歷屆研究者手中不斷地調整修正,以保持一種相對寬鬆而具彈性的界定方式(例如於游崴一屆積極收入「文化評論」類項的寫作),但整體而言,「帝門藝評研究計畫」的蒐集對象主要仍是根基在「有紙本發行版本的文獻資料」。礙於人力的限制,僅能觸及如《破報》、CSA文化研究月報網站、或者本身具有電子報網路資源的平面媒體,而未能收錄散見於facebook或於個人部落格網路發表的評論文章,是最為可惜之處。
這點或許在2009-2010年度還不會成為關鍵問題,但在下一屆的2011-2012年度將有必要審慎考慮。因為如《Gaze線上當代藝術期刊》(註1)
(2011年發行,至今已六期)、「數位荒原」(no man’s land)(註2)等全然以網路作為發表平台的藝術媒體,在2011年起開始嶄露頭角,發揮影響力。(甚至包括帝門本身的「藝術書寫工廠」的重新開張也是如此。)這些新興網路媒體都有許多藝評人的重要發表。而在筆者撰寫研究報告的2012、2013年之交,有兩件事皆是起使於社群網站的立即傳播與討論。一是2013年威尼斯台灣館的評選爭議;北美館評審團所選出之策展人呂岱如,於其策展提案中納入兩位外國籍藝術家,引起如陳俊濠等藝術家的強烈抗議,並於臉書上發表意見,引起討論。隨著如黃建宏、秦雅君等曾參與提案的策展人陸續於臉書上公佈其落選的策展提案內容之後,相關議論更是越演越烈。而後,如呂佩怡、鄭美雅等人皆善用社群網站討論的及時性,第一時間於臉書上發表評議文章,批判北美館官方對於長久以來決策過程的不透明,以及台灣館策辦相關經驗、知識,乃至於對「國際化」之想像,為少數核心決策者所把持的現象。這是典型於網路上引起討論,之後才有藝術媒體跟進並整理的案例(註3)。另一案例則是藝術家朱駿騰獲選台北獎而近期於北美館展出的《我叫小黑》,因作品展示活體動物而導致有觀展民眾於臉書上貼圖指責其虐待動物,進而引起不少藝術圈外一般民眾、網友,以其圈內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針對藝術表達與動物權∕動物福利之問題,展開多方的議論。(註4)
如果說,上述兩個例子都因太過靠近本文撰寫之當下,而不應進入本屆藝評研究計畫的回顧之眼裡,那麼,陶亞倫於2009年02月25日發表的〈宏觀調控下的台灣當代藝術〉(註5)顯然是符合「由網路評議事件進而引發現實討論」的最佳前例。根據簡子傑對相關討論、回應的整理(註6),該篇文章最早出現於黃建宏的部落格「電影眼」,透過諸多部落格的轉貼傳閱,以及私人信件轉寄而逐漸形成一個公共事件。包括黃建宏自己,藝術家蘇育賢、杜偉,年輕的策展人方彥翔皆曾於網路上為文討論。在當時,也確實引起一波輿論壓力,使人正視長久以來官方美術館在進行重大決策變更時的片面和武斷,以及藝術圈與核心參與人士之間在資訊上的極度不對等。《今藝術》也在2009年4月跟進,以「宏觀調控下的當代藝術之思考與回應」為題,一方面收錄原始發表於網路上的重要文章,二方面也請藝評人陳泰松、張正霖、黃孫權延伸討論之。
當時的主要質疑聲音,如《中國時報》吳垠慧的批評(〈改變遊戲規則 傳不平之鳴〉、〈威尼斯雙年展參展不徵件 北美館一把抓〉),北美館事先並無公開說明便斷然改變遊戲規則,改由「雙年展與國際計畫辦公室」主導,由辦公室主任張方薇策劃,在藝術與行政程序上都無法提出合理解釋,自然讓人有「內定人選」、「球員兼裁判」之感。而該屆延請了王俊傑、王嘉驥、林宏璋、徐文瑞、鄭慧華等五位曾經擔任過台灣館或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擔任該年度的諮詢委員,在當時也被不少藝術圈內人士批評難脫「私相授受」之嫌。
從晚近甫發生的2013威尼斯台灣館爭議往回看,決策資訊無法透明化,官方行政體系的運作也始終封閉而排他,讓藝術社群無從擁有對等的基礎,對制度和長遠發展提出進行建設性的替代方案和建言(乃至於能有效監督、介入)直至今日都沒有解決,甚至更有相關策辦經驗和知識被私有化的嚴重問題。關鍵仍在於民間的藝術社群始終沒有建立平行而多元的國際交流管道,並徹底擺脫對官方資源的依賴,形成張正霖所說的「文化上的良性競爭」(〈真正的問題是什麼?〉,2009.04):
對筆者而言,藝術場域最佳的進行狀態,即是與國家與社會集體,產生文化上的良性競爭關係,藝術人必須去思考我們的藝術生命、實踐、參與,終究是為了什麼……而不是過於早熟地依靠既有權威體系的確認;而國家機器在藝術生產中所扮演的角色,其時也沒有神秘之處,它經常性的任務,不就是在進行藝術圈中資源分配與重分配的現實功能嗎?
儘管最近兩屆,已有透過其他公立美術館之管道,藉由同樣申請平行展之方式前進威尼斯的成功案例(如第53屆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楊茂林的個展《婆娑之廟-台灣製造》、第54屆謝春德的《春德的盛宴》(Le Festin de Chun-Te)皆由台北當代藝術館代表申請。同為第54屆平行展的《未來通行證》,國立台灣美術館則為主辦機構之一。)依循的正是張正霖所言的多元競爭策略。從長遠來看,不依靠單一官方資源分配者是正確的方向,但藝術圈長久以來始終未能跳脫對普里奇歐尼宮的偏狹執戀,因而仍有:「台灣館是官方版(正宗),其他是民間版」的等第迷思。於是乎,無論時序是2009年還是2013年,相關的討論仍舊困限在能否派出「台灣代表隊」的再現性思維裡——這也是為何筆者在閱讀2009年威尼斯台灣館爭議相關資料時,卻不斷有一種似曾相似、無限迴返之感的主要原因——換言之,只要無法除卻這層迷障,為少數人所壟斷的策辦知識和國際化想像,就會繼續將我們綁架在一個早已僵死的「台灣館」概念之中。
註釋:
註1:《Gaze線上誌》由許多年輕的當代藝術理論工作者、策展人、藝術家等人共同發起,包括徐明瀚、周家輝、賴俊杰、Zoe Yeh、林俐吟、蔡家榛、方彥翔、王鼎曄、Viola Chiang和陳豪毅等人。
註2:詳見:http://www.heath.tw/
註3:今藝術於2013年1月號,以特別報導之方式整理相於網路發表之相關文章。包括筆者所撰寫之文章在內,皆是在網路發酵後一個月,才見諸平面媒體。詳見:http://www.artouch.com/artco/category.aspx?cid=a4
註4:可見朱駿騰本人臉書對該件作品相關評議的收集。或者如屬名「偉恩」網友對此事件的批評:http://waynehphilos.wordpress.com/2013/01/10/%E3%80%8C%E6%88%91%E5%8F%AB%E5%B0%8F%E9%BB%91%E3%80%8D%E7%9A%84%E5%80%AB%E7%90%86%E5%95%8F%E9%A1%8C%E2%94%80%E2%94%80%E5%85%BC%E6%89%B9tvbs%E7%9A%84%E4%B8%8D%E5%B0%88%E6%A5%AD%E7%8D%A8%E5%AE%B6/
註5:詳見陶亞倫,〈宏觀調控下的台灣當代藝術〉。此為後來收錄於伊通公園網站的版本: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49/494/132
註6:詳見簡子傑部落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