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高雄山藝術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林明哲,壯年時熟讀旅居巴黎陳英德的《從海外看大陸藝術》,深知新中國建立 (1949年) 之後,超過半世紀的中國美術發展強烈受到俄羅斯∕蘇聯美術廣袤的影響。尤其,在陸續收藏四川畫派代表作的過程,林明哲更清楚俄羅斯∕蘇聯美術脈絡的發展與重要性。特別是苦讀了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奚靜之(1935年~)教授專書《俄羅斯蘇聯美術史》,更深刻理解中俄美術史的緊密關聯性,尤其是1950年代之後。
中國教育部經嚴格考試精選7批33位學生前往蘇聯學習美術,1953年到1961年,美術史只有六個名額,而,21歲邵大箴(1934年~2024年)與20歲的奚靜之正是其中二位代表。
邀請留學蘇聯的藝術史家邵大箴擔任顧問
林明哲透過藝術家出版社的何政廣介紹而認識了藝術史家∕藝評家∕藝術教育家∕藝術家邵大箴與奚靜之賢伉儷,正式開啟收藏俄羅斯∕蘇聯美術作品,主要是幸運邀請了邵大箴擔任總顧問。
1991年底,蘇聯正式解體。而,邵大箴賢伉儷於1992年初秋九月正式進行規劃與安排。從1993年起,林明哲的團隊由邵大箴帶領,六度進入俄羅斯、基輔與烏克蘭等地,尋找、拜訪藝術家,以及購藏重要藝術家的作品。
1979年改革開放,中國美術界開始出現「俄羅斯美術收藏家」這個新名詞,雖然1960年到1980年代,中國與俄羅斯∕蘇聯的交流是中斷的。邵大箴強調:「應該有俄羅斯美術的收藏,供中國藝術家和廣大觀眾欣賞,也為中國研究者提供研究的方便。對藝術收藏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藝術觀念的清晰和不俗的審美眼光,林明哲先生和李啟榮先生都是學藝術出身的,他們有開闊的視野,對藝術品有很好的鑒賞力,也有相當的寬容度。他們對俄羅斯藝術家的現實品格和寫實技巧高度讚賞,還欣賞俄羅斯畫壇的探索與創新氣氛。」
邵大箴伉儷與林明哲團隊持續訪問了許多藝術家工作室或已過世藝術家的親人(或後代),有計劃大批購藏藝術家們的畫作。拜訪的藝術家有馬克西莫夫、梅爾尼科夫、阿尼庫辛(雕塑家)、柯爾日夫、薩拉霍夫賢伉儷、特卡喬夫兄弟、約干松、格里查依、伊凡諾夫、雅勃隆斯卡婭等等。邵大箴賢伉儷更商請多位藝術家好友特別大力幫忙,如俄羅斯藝術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娜杰日達.維諾拉達娃、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學系教授妮娜.法明斯卡婭、聖彼得堡美術家協會資深工作人員柳達.莫哈娃、年輕女畫家伊麗娜.瓦林斯卡婭等等。
馬克西莫夫油畫《女孩畫像》· 1957年
1950年代主持「馬訓班」的馬克西莫夫
林明哲一行人去拜訪到過北京又主持「馬訓班」(1953年~1955年)的畫家馬克西莫夫(Konstanin Mefodevich Maksimov,1913年~1993年),馬克西莫夫見有朋自遠方來自然特別開心,表示自己很喜歡去教書數年的中國,與任教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又是自己學生的靳尚誼始終保持聯絡。
馬克西莫夫願意讓出特別保存的三十多件代表作,由於對執政的政府滿心的不滿,刻意不在自己的畫作上簽名,直到與林明哲談妥願意由山藝術文教基金會收藏代表畫作《列寧的葬禮》(1949年~1970年),馬克西莫夫才在眾人面前簽上自己的大名。
馬克西莫夫油畫《列寧的葬禮》· 1949年~1970年
馬克西莫夫認真請問邵大箴,想多瞭解在北京的畫家老友吳作人、李可染與多位學生的近況如何?《列寧的葬禮》(1949年~1970年)是馬克西莫夫重要代表作之一,隨著蘇聯解體,晚年的馬克西莫夫很失落又不得志,幾乎天天酒不離手,他刻意用刮刀刮去列寧時期重要官員的面容。事實上,是馬克西莫夫兒子與林明哲團隊洽談購藏畫作的細節。怎料,林明哲團隊購藏馬克西莫夫大部分畫作後的半年,馬克西莫夫便辭世,享年80歲。接著,時任中國美協主席的靳尚誼代表中國,專程抵達俄羅斯訪馬克西莫夫,不過已沒機會買到馬克西莫夫的畫作。
梅爾尼克夫《武漢的船塢》· 1957年~1983年
深具影響力的梅爾尼克夫首次在台個展
以對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影響深廣的藝術家梅爾尼克夫(Andrei Milnikov,1919年~2012年)為例,在俄羅斯藝術享有崇高的地位,任教聖彼得堡美術學院多年,也教過許多的中國留學生。
每回林明哲團隊抵達俄羅斯,一定先去拜訪梅爾尼克夫,前後訪工作室五回,最終的結果是梅爾尼克夫幾乎把重要代表作品全賣給林明哲。
對待如梅爾尼克夫這種國寶級的重要藝術家,本來政府依規定該給予一定的退休金,不過,盧布貶值太過迅速,原有幾十萬盧布可能快速貶值成為幾百美元,為了全家的生活與自己能繼續創作,實在是不得不售出一生精采的畫作,可謂是「忍痛割愛」,試想年過七旬的梅爾尼克夫怎能不心痛?不過,「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否則怎可能把一生的創作精華賣給遙遠的台灣高雄的藝術基金會?實在是整個國家快保不住,面對一家老小必須生存,這些重要的創作精華又能如何呢?
不過,林明哲當面向梅爾尼克夫表達山藝術文教基金(Dragon Foundation)一定會為他舉辦展覽,不只在台灣,也會在他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中國。後來,山藝術文教基金會為梅爾克夫在中國、台灣舉辦了四次個展,廣受各方的關注,同時,獲得很大的迴響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