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常會充血。好不容易在住家附近藥局,找到了一罐有效的眼藥水。每當症狀發作,直接去買就OK。有一回眼睛又不適,熟門熟路地走進藥局,卻發現那眼藥水沒了。藥劑師硬要推薦另一款。我不想要,他頭也不抬堅決地說:「請相信專業」。
瞬間,本人全身毛髮豎立,變成隻刺蝟。
當天早上才在工地,被承包商指控,指定的燈具太難安裝,要求我們改設計,並接受品質差的替代品。冷眼旁觀的工地主任又不願承認,就是沒有依照我們的細部圖施做,才搞得大家在工地相持不下。為了維護燈光設計,自己只得耐著性子協調,但心裡不免訐譙:「到底你們是燈光專業,還是我?」
就是在如此壓力下,眼睛才充血,現在又被藥劑師嗆聲。我甩了玻璃門,發誓再也不光顧。
事實上,不是藥水, 而是「專業」這兩個字,讓本人劍拔弩張。
繪圖:林大為 上色:Doya
專業 ≠ 高高在上
不論設計師或是藥劑師,只要冠上“師”字的專業,都是將累積的知識與經驗,以其熟悉的技能,解決普羅大眾之問題。可惜的是,常常遇到許多“師”以艱深術語來捍衛專業,把自己武裝起來;並站在高處教化眾人,不願意也不知如何去溝通。
相信大家有機會,與良善的結構、機電技師、會計師,或是醫師接觸時,那真是如沐春風,心中充滿感恩。但也常遇到“這個不行,那個不對”,或是“別人不會這樣(懂),怎麼偏偏你如此(不懂)”的態度,導致需要協助的人反被教訓。隔行如隔山,本人不敢挑戰其他專業,只得自我提醒:不能時時將專業與資歷掛在嘴上、放在心裡,否則會落到“無知到只剩專業”的窘境。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句俗語,不是鼓勵滑頭,而是開示大家放下專業身段,立地成佛,並適時溝通。
只要是人,要的就是被安撫說服及灌迷湯,正如我在工地,努力地“案內”的那些傢伙。若這位藥劑師能親切,望著紅眼客人說:「帥哥,這款藥水效果更好,費用只多一點點呦! 」客人可能就會買單。
然而,那位白目藥劑師應該不知道,眼前這位難搞的“專業”燈光設計師,一旦被暗示要被“追加預算” 雙眼肯定噴出火,全身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