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玩樂中尋找家的意義:「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
作者:陳沛妤 30/09/2024

 

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林俊遑、黃紀虹《浮海》光影互動裝置。


盂施甫《青鳥》。

如果說進行藝術創作是為了探索自我的可能性,那麼透過作品複訪家的空間,無論是內在的原生家庭、自我成長探索,或是外在的住家週遭環境,再延伸至奇幻的兒時夢想,都是藝術創作獨具魅力且饒富意義的價值。由策展人邱誌勇策畫的「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以科技藝術為媒材,邀請王新仁的《昨日的路徑》、江振維的《夏2.0》、林俊遑與黃紀虹的《種子裡有棵虛擬的樹》、盂施甫的《青鳥》、移動故事屋的《機器人流浪記》、曾鈺涓的《Jane書寫計畫》、游覺輔與賴玟霓的《家庭樣本》、蔡承嶧的《AI寫生:關於清水的多重映像》等藝術家與作品,藉由不同生命階段的內在心靈探索,將冰冷的科技藝術化為充滿溫度的藝翔奇境。


王新仁《昨日的路徑》。

其中,正就讀清華大學的兩位大學生游覺輔與賴玟霓的作品《家庭樣本》,以最新的AI製圖軟體,選取現代人對「原生家庭」的重視與反思議題,透過相關幾個案例與虛擬的影像,反諷看似美滿的家庭背後,其實仍存在許多矛盾議題,帶有對後代的警示意味。而在形式上,使用木頭製作帶有條碼的小房屋代表著每一個家的寓意,利用人抓著小房屋並對著掃描器刷條碼,更意旨資本主義的現代社會,許多家庭都以消費、金錢等價值觀對待自己的親人,而自我的人生猶如被觀眾拾起小木屋來掃描才會看到內在問題一般,以為用金錢能解決一切困境,其實只是被他人與經濟壓力操控的生活著。而AI軟體的使用也提出另一個問題,現代人對於網路上的虛擬影像相信度極高,迷失自我並失去判斷能力,是現象亦是未來的隱憂。


江振維《夏2.0》。


曾鈺涓《Jane書寫計畫》。

展覽地點位於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是一所以拉近居民為核心理念的藝文場館,距離國立台灣美術館約莫9公里。然而,此場館不只是在乎藝術的推廣價值,以及強調打造以科技藝術為主的未來中心,更重要的,是在呼地方關係的反思,透過越在地,才能越深入瞭解自我的存在位置與優勢,也是此展覽核心呼應其目的的隱喻。

 

 

「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

展期:7/20-9/8,開館時間9:00-17:30(每週一休館)

地點: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展覽室A

策展人:邱誌勇

參展藝術家:
王新仁、江振維、林俊遑、黃紀虹、盂施甫、移動故事屋、
曾鈺涓、游覺輔、賴玟霓、蔡承嶧。
(依姓氏筆畫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