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新車站運動之山里站
作者:陳維新 09/08/2023

花東27個改造車站中,山里站體最小(註),重整前後的外貌沒有多大改變。

80年代初,花東線拓寛,裁撤初鹿、檳榔等5座舊站後,火車從鹿野站,一過鹿野溪橋便貼著卑南溪,一路穿越卑南山到台東站。這段約10公里的路線只有單軌,遂增設山里站,提供列車交會,乘客運輸為附帶效益。這是山里站體小之故。

小小的候車室只有一兩張椅子,進出口也是小小的,顯得空蕩。一天只有8班區間車停靠,乘客只能在第一月台上下車,第二月台則禁止進入,設站以來,每天進出人數最多也不過10幾人而已。

現在山里站算是熱門景點,相關觀光單位也大力宣傳,改造幅度卻很小,大抵是站體拉拉皮、整修第一月台候車亭及增設造型木椅、新建乾淨明亮洗手間而已。

其中之故,在我看來,最主要是山里站及其周邊的阿美族部落環境,沒有「建設」,維持純粹安靜的自然景觀,像我幾次到山里站,瞧瞧都蘭山,這座山頂總是被雲朵覆蓋的聖山,感覺很近又神秘。或是看看卑南溪及利吉惡地,險峻地形、溪中巨石與混濁溪水,和一旁的翠綠梯田,形成鮮明對比。

東38鄉道是山里的唯一對外道路,它有兩個進出口,一在初鹿,遊客幾乎都由此進,繞過漫長彎延山路到山里站;另一在龍過脈的稻葉,路更窄,但風景更勝於前者,而不管是從初鹿,還是稻葉進,山里仿佛隱藏於山中溪畔的一座純樸小站。

這樣的一座純樸小站,維持原貌,就是最好的改造。

 

 


照片最後為都蘭山



山里站結構沒變,最主要為屋頂更換


從第一月台(右)、第二月台形制,明顯看出第二月台維持舊狀。
山里站沒有通往第二月台乘客通道。第一月台末端掛有禁止進入鐵欄、第二月台中段的階梯封住,這兩處只供站務人員使用。


月台新設的造型木椅。

 

 

註釋:

同樣具有列車交會功能的海端站,其站體也很小,但並不在27個改造車站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