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遺忘低限藝術大家林壽宇是錯誤的
快速走向「狂八○」展場,迎面而來的正紅色,吸睛,好看,不自覺想到95高齡藝術家李再鈐雕塑《低限的無限》(1983)的色彩,當然也聯想是中國宮廷的紅色。
在「實驗與前衛」單元,開始認真尋找最渴望看見的低限藝術大家林壽宇(1933-2011)作品,《我們的前面是什麼?》是1985年北美館「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首獎,可是,始終不見這件重要作品,更仔細再找一遍,仍舊毫無結果。
反而是先看到賴純純《讚美詩》(1985)、陳幸婉《作品8411》(1983)與莊普《顫動的線》(1984)等作品擠在展覽動線初始的牆面,「太擁擠,完全沒有給觀眾好好觀看的可能性」是我最強烈的感受,三件都是北美館的重要館藏品,分別是1986年「中華民國繪畫新展望」的優選作品、1986年「中華民國繪畫新展望」的首獎作品、1986年「中華民國繪畫新展望」的「台北市長獎」作品。
北美館之所以創辦「新展望」等獎項,是2015年肝癌病逝高雄的前國美館館長、也是「高雄三支筆」之一的倪再沁的點子,彼時,他在北美館籌備處任職,會議記錄明白記載他提出這想法的初衷,1983年9月3日。
北美館新展望後來發展為「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1985年林壽宇獲得首奬
身為台中霧峰林家後代的林壽宇,童年生活優渥,早歲赴香港與英國求學,專攻美術與建築,因緣旅居英國近30年,期間獲得英國、北愛爾蘭、美國與義大利等多個重要藝術獎項肯定,直到1976年,才回抵闊別28年的家鄉。
大學畢業之後,停留在英國全心畫畫,Lin Show Yu開始被重視,1963年改為Richard Lin 。1964年,獲邀參加第三屆文件大展(Documenta III),是台灣的第一人。1983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破例收藏首件當代藝術作品,便是林壽宇的《繪畫浮雕雙聯作》。
雙策展人忘了林壽宇實為最大的錯誤之一
然而,1982年,林壽宇在台北龍門畫廊(台灣美術發展史重要的代表畫廊,「狂八○」完全忽略其重要性)推出第一次個展,全數白色畫作,特別轟動,同時回台定居。兩年後的1984年,則在春之藝廊再推出個展。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什麼就是什麼 一切無分別 一即一切」是林壽宇的創作自述。
新展望籌備會議紀錄
林壽宇把〈存在與變化〉系列的鋼鐵組件放大而完成的〈我們的前面是什麼?〉,非常重要。同一組件、四種變化的鐵件,無前後、上下、左右之別,隨地而立在北美館門口的戶外廣場空間,應證了1979年知名藝評家克勞絲(Rosalind E. Krauss)所稱「雕塑」作為「擴張場域」(expanded field)在台灣發展的趨向。除了物性與劇場性,場域特定性(site-specificity)開始成為臺灣當代藝術的重要一環。
「在白色的天地裡,沒人能比得上你。」是西班牙藝術家米羅對林壽宇〈白色系列〉作品的評價!
林壽宇影響了莊普、賴純純等從外國留學回台的年輕藝術家們,而後,才會有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伊通公園的成立,1988年。
北美館「狂八○」遺忘低限藝術大家林壽宇的事實真是一大錯誤!
BOX
在「實驗與前衛」單元,有這四張不起眼的會議紀錄,請認真讀一讀,說明「新展望」的點子來自甫從文化藝研所畢業的倪再沁,參與會議者還有李光裕(不確定是否為雕塑家李光裕?)、康可能為資深藝術行政工作者康添旺?蘇為籌備處主任蘇瑞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