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不掉,就住進去?!——中正紀念堂《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常設展
作者:HUIFANG 12/09/2022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遭受過各種暴力,不管是言語暴力、肢體暴力、情緒暴力、冷暴力、被剝奪基本人權的國家暴力等等,這些暴力通常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反而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或者人心裡。如果是你,會如何面對暴力的存在?是反抗它?試圖消滅它?還是會將受過的傷與奮鬥的過程攤開,與暴力融為一體,成為暴力故事的一部分?
 
說到暴力相關的事件,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9年初時,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被資深藝人鄭惠中打巴掌的新聞?事後鄭惠中對外表示,她是因為反對鄭麗君推動中正紀念堂「去蔣(中正)化」,所以才打他。而鄭麗君則是在後來的記者會上公開說明:「中正紀念堂轉型不應該簡化為『去蔣(中正)化』,而是在認識歷史之後,思考如何讓這棟建築變得不一樣,變得能夠面對被淹沒、被刻意遺忘的人權受害歷史」。
 
中正紀念堂外觀
 
好,回到三年後的現在,目前的中正紀念堂轉型得如何了呢?那些被淹沒、被刻意遺忘的國家暴力故事又是如何被呈現呢?或許今年(2022年)4月7日新開展的《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常設展,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位於臺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紀念先總統蔣中正而蓋的建築,這幾年在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與相關單位的推動之下,開啟了關於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威權博物館的討論,而紀念堂裡的展覽主題也變得比以往更加多元。其中,原本只有歌功頌德蔣中正事蹟的常設展廳,目前改為一半是改良後的《蔣中正與中華民國》展,另一半則是選在言論自由日(4月7日)開展的《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
 
 

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展覽
 
《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以廣義的言論自由(包括媒體新聞自由、文學出版自由等)為核心,回顧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灣之後,住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如何不分省籍、身份、背景地在威權政府底下追求自由的歷史。
 

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
 
鄭南榕自焚現場還原
 
我覺得展覽幾個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設計,包括展覽每個主題展板上穿插作家向陽手寫的詩稿、攝影師潘小俠捕捉白色恐怖受難者與家屬神情的照片、散落在展場各處引起當時政府當局不滿的雜誌與成冊文章,以及只要用手機掃描就可以看更多資料的AR互動裝置。另外,我滿喜歡策展方把鄭南榕當時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自由而自焚的現場還原出來,還滿震撼人心的。
 
不過老實說,整體展覽說故事與呈現的方式,相對沒什麼亮點,大多只是把歷史課本與書籍上的事件中規中矩地寫出來,就連展板看起來也不是打算久放的常設展規格,AR互動遊戲其實也了無新意,似乎是在複習展板與現場導覽的內容而已。既然是要談威權政府底下的抗爭,為什麼不串連更能引導觀眾回到那個時代的角色故事、角度觀點,以及主動探索的場景與文物呢?我認為讓觀眾感同身受,進而體認到自由的重要性,是這檔展覽至少應該做到的程度。
 
對我而言,這檔展覽最大的意義,倒不是疏理出威權時代前輩們爭取自由的歷史過程,而是選在紀念蔣中正的場館裡透過這檔展覽反映出蔣中正帶領的政權,曾經如何恐怖地打壓自己的人民。對於一位平時有在關注臺灣歷史的人來說,來看這檔展覽,與其說是來認識臺灣言論自由發展的歷史,不如說是在具有爭議性的舊威權遺址裡,看到這個空間多元對話的可能性。
 
雖然我可能不是這檔展覽的目標觀眾,但我還是滿肯定策展方「既然還拆不掉,那就住進去」的態度,並且選擇用另外一種聲音補充威權時代的陰影裡,還有哪些不公不義的抗爭歷史。根據現場導覽員的說法,這檔「常設展」還會再放一段時間。因此,若你想了解目前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的一小步,或許可以在這裡感受到面對暴力時的勇敢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