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所有人都是獨一無二且重要的,而且每個人都會非常快地從這個世界上消逝。(註1)」——Cristian Boltanski(1944-2021)
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是法國藝壇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他的創作生涯超越一甲子,從繪畫、影像、文件檔案、小型裝置,演變到晚年的巨型裝置空間,在不同時期展現了形式殊異的作品面貌。然而,在這些系列當中,縱使形式改變,他仍持續關注著關於死亡的課題,揭露人類存在的重要性和脆弱的必然性之間所產生的矛盾感。
他曾在訪談中提到:「我常說我是個畫家,因為我總是想用視覺材料來表達情緒和提問,所以我應該是個繪畫雕塑家(peintre-sculpteur)。(註2)」他認為藝術是用來表現生命,所以他的創作都始終在問同一個純粹的人生課題,沒有太多複雜的語彙和知識。法國文化電臺則描述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是一位造型藝術家(plasticien),他的作品圍繞著記憶、遺忘和缺席等概念,擺盪在個人與集體歷史之間。藝評家勒默恩(Serge Lemoine, 1943-)觀察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是由繪畫延伸,透過比喻手法彰顯了人生、童年與家庭的記憶(註3)。這些探問都關照著生命的本質,一再提問:人是如何存在著?為何而存在?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
波氏生活的時代背景中,二戰甫停歇,人類社會剛剛歷經戰爭的滄桑,在瀰漫的煙硝中重整秩序,尋找生命意義以擺脫陰霾。此時,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正在法國掀起一波旋風,哲學家如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便是其中極具影響力的領袖之一。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曾表示:「我的作品形式多變,但終究是關於存在主義式的。(註4)」他認為自己雖未清楚意識到社會中的思潮流變,卻也曾讀過卡繆的作品,受其影響。
本文挑選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重要影像與檔案作品三件,從關於過去的,靜止封存的、私密的,走到屬於當下並指向未來的,持續的、公開的、觀眾參與式的。以下將從上述二層面探討,分析各系列作品的物質材料與創作方法,還原創作時空與藝術家觀點,最後揭露其所承載內容以及關於生命存在的隱喻。
影像與檔案
在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創作歷程中,有許多與影像相關的作品,尤其是1969到1975年,更是其攝影藝術活躍的時期。《咳嗽的人》(L'Homme qui Tousse, 1969)見〔圖1〕是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六〇年代的作品,曾於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這部三分鐘的16釐米彩色短片由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掌鏡,拍攝其兄弟扮演的一個不斷咳嗽的角色。
〔圖 1〕Christian Boltanski, L'Homme qui Tousse, 1969, 16mm彩色影像、聲音、3分鐘。
影片中的主角全身被布包裹著,臉也用白布包著看不見表情;他身處昏暗骯髒的斗室,重複且劇烈地咳嗽、嘔吐,伴隨怵目驚心的鮮血流淌全身,幾乎要把整個肺都要咳出來了。雖然一切都是戲劇效果,但因為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運用簡陋的設備拍攝,反而讓整支片子看起來如同真實的紀錄片,充滿驚悚不安的感受。此影片是藝術家早年的創作,創作時藝術家才25歲,剛脫離繪畫創作,正嘗試使用新的媒材,亦為人生剛起步的青年時期。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早年的作品反映出他童年的陰影,尤其是猶太大屠殺給他帶來的巨大壓抑感,藝術對他來說,無疑是逃離生命黑暗面的一種解脫,是心靈療癒的解藥。(註5)
面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量,卡繆曾在《論沙特之〈作嘔〉》中提及:「覺悟到生命是荒謬的以後,不會就此告終,卻正是個開端。(註6)」處於生命起飛階段的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也正要建構屬於自己的人生,見證驚奇與荒謬的生命旅途。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自白:「唯一生存的辦法就是繼續活著。(註7)」這種存在觀近似於卡謬的存在哲學,主張人類在沒有自由的世界裡必須持續反叛,與光怪陸離的人生經驗共處,繼續前行,才能驗證自己的存在。
在日後的創作生涯中,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逐漸從平面繪畫與影片拍攝的路數,轉而邁向大量的靜態攝影創作。不過,他的作品依然強烈地在探索真實(紀錄片元素)和虛假(事實上是一場表演)之間的緊密關係(註8),用攝影媒材直指影中人物是否存在的深刻意涵。他喜歡選用現成照片、採取黑白甚至模糊的構圖,展示方式則會加上金屬或細黑外框。在眾多作品中備受討論的包含《10張波東斯基的照片》(10 portraits photographiques de Christian Boltanski, 1946-64, 1972)見[圖2]。
[圖2]Christian Boltanski, 10 portraits photographiques de Christian Boltanski, 1946-64, 1972,10張黑白照片、固定在卡紙上、相框、手寫文字,20x30cm。
「攝影與生命、死亡的複雜關係在發展的初始過程中,出現一種對攝影的原始爭論或恐懼,而至今這樣的觀點並沒有完全退去,其幽靈依然縈繞在那薄薄的相紙上。這個看法辨識將攝影視為試攝人魂魄的魔法,每照一次相就死一次;換言之,照片是被攝者生命的延續或分身,生命的另一種在場。(註9)」
然而《10張波東斯基的照片》這件作品卻顛覆了我們對攝影「確證」能力的認知,它利用攝影對真實性的幻覺(the illusion of reality)使人誤判照片等同存在,引發觀者重新思考攝影所保留下來的影像(符號),是否能等同於生命個體存在的證據?童年照片在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詮釋下成為一場虛構、戲謔且荒謬的表演(註10),這似乎也回應著羅蘭巴特在《明室》裡對攝影的描述,「(我認為)攝影之所以接近藝術,並非由於繪畫,而是經由戲劇。(註11)」此外,他也質疑著羅蘭巴特對攝影「此曾在」的信仰,生命的存在能夠被記錄和保存嗎?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物件來證明存在的真實性?又或許生命歸根究底是荒謬的,無關乎真實與否。
攝影對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來說,提供他創作小說式自傳(fictional autobiography)的機會,如他所述:給予我建構的傳說角色(mythical character)存在的證據(註12)。通過攝影,也讓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早年在創作時,得以重建自我生命史。而這個靈感其實來自於人類學家李維史陀和法國人類博物館,他曾提及:
「(人類博物館)那兒真是個令人驚豔的地方,每個偌大的展示櫃裡都呈現了文化中遺留的一部分。好像某種失落文明的巨型棺木。有許多小的、無法解讀的物件,通常是些陳舊泛黃的照片。⋯⋯我早期的作品有點被這些東西所啟發。(註13)」
藝術家搜集個人生命史的愛好,延續到了他的檔案系列,《波東斯基的檔案》(Les Archives de C.B., 1965-1988, 1988)見[圖3]正是其中著名的作品之一。此作源於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整理工作室時,想要回收卻又捨不得丟棄他的個人雜物,於是,他決定將這些超過2000張照片、信件、手稿、帳單等私人文件放置於646個錫製的餅乾盒當中,展出時將盒子疊成一堵比人還高的牆,在一盞盞檯燈照射下散發出時光緩緩發酵的氛圍。
[圖3]Christian Boltanski, Les Archives de C.B., 1965-1988, 1988. 含燈的裝置。金屬、照片、燈、電線。646個餅乾盒內涵大約1200張照片和800件珍奇的文件資料,由34盞連著電線的檯燈照射,270x693x35.5cm。作品配置並不由藝術家事先決定。龐畢度中心購於1989年。
這座檔案牆彷彿藝術家的珍奇室(Cabinet de curiosités),以一種封閉私人的方式陳列,觀眾無法得知每個餅乾盒中裝了哪些物品,只能憑想像和直覺感受未知的內容。除了盒中的文件代表著個人生命史,餅乾盒對波東斯基來說也是生命存在的展現,「他是一個貧窮人的保險箱,也是骨灰罈。這些盒子看似堅固,但若遭卡車輾過,將體無完膚,顯示了生命脆弱不堪的一面。(註14)」
此種檔案陳列的主題在戰後藝術家的創作中屢見不鮮,也受到許多藝術史學家的關注和討論。然而,對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而言,《波東斯基的檔案》並非檔案,他認為重點不在於存放了哪些檔案,而在於談論「檔案」這個概念(註15)。即使這些檔案或許無法指涉作者本人,卻是記錄一段生命存在的有利證據。藝術家的主要目的為撿拾生命中的所有吉光片羽,完整地保存活過的痕跡;但他也同時認為,這些行動打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人始終無法抵抗遺忘和滅亡(註16),可是即使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了解這項行動矛盾之處,他依然故我。
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這種行動可與卡繆的薛西佛斯形象比擬,在神話中的薛西佛斯一遍又一遍推動著巨石,即使徒勞也在所不惜。卡繆他認為薛西佛斯苦役是有意義的,是荒謬的意義。這個意義就在於,認識到世界的荒謬,仍能堅持熱愛生活。對於存在,他的結論是生命的本質是荒謬的,而真正有力量的人要能在這荒謬世界中挺身而立,為這荒謬中開闢出新的意義(註17),這或許也能解釋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為何仍願意蒐藏各種生命細節,以抗衡無法避免消逝的人生命運。
附註:
http://mediation.centrepompidou.fr/education/ressources/ENS-boltanski_en/ENS-Boltanski_en.htm.
https://www.raintaxi.com/the-possible-life-of-christian-boltanski/.
https://www.franceculture.fr/emissions/affaires-culturelles/christian-boltanski-est-linvite-daffaires-culturelles.
http://mediation.centrepompidou.fr/education/ressources/ENS-boltanski_en/ENS-Boltanski_en.htm.
https://www.franceculture.fr/emissions/linvite-des-matins/christian-boltanski-lart-et-la-memoire.
圖片來源:
[圖1]Christian Boltanski, L'Homme qui Tousse, 1969, : L'Homme qui Tousse, 1969, Centre Pompidou, accessed January 8 2022,
https://www.centrepompidou.fr/fr/ressources/oeuvre/cnyKXdn
[圖2]Christian Boltanski, 10 portraits photographiques de Christian Boltanski, 1946-64, 1972,Art in Words: Personal Mythologies, wik Nantes saint- nazaire, accessed January 8 2022,
https://www.wik-nantes.fr/nantes/1/loisirs/lart-en-mots-mythologies-personnelles
[圖3]Christian Boltanski, Les Archives de C.B., 1965-1988, 1988.Christian Boltanski: Les Archives de C.B., 1965-1988, Centre Pompidou, accessed January 8 2022,
https://www.centrepompidou.fr/en/ressources/oeuvre/c4rrd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