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新車站運動之花蓮站part1
作者:陳維新 19/01/2022

第一眼看到花蓮站的迎賓傘,立即想到日本金澤駅的鼓門,接著,搭乘電扶梯上二樓,從新增設貫穿前後站通道、商店,以及進入剪票口後,再搭乘電扶梯下到月台,一種日本新幹線與JR在來線共構車站的熟悉感,再次浮現腦海。

花東線車站改造中,花蓮站編列6.9億經費最多(不包含公共藝術在內),接下來還會將舊車站周邊改建為自行車旅館及後站等後續工程,經費會再暴增。

2018年10月落成,現代感、寛敞空間及帶有車站花園概念的花蓮站,令人耳目一新,博得好評。

原本花蓮站規劃初期,遭沒有現代視野、美學素養、利益為上的地方政客聯手特定媒體嚴詞抨擊,也啞口無言。

花蓮站建築師為張樞(台中新站為其另一作品),設計理念統合成一座開放、花園,兼具環保節能的現代車站。

以迎賓傘為例,前後兩列共10座迎賓傘棚架,傘架為鋼骨,大小不等細長木板環繞支架而上呈傘狀,每一棚架再相連成長75M、寛50M,如叢林般的巨傘,迎接旅客。鋼骨傘架即樹幹意象,細長木板如分支與樹葉,為冰冷鋼鐵注入溫暖感。

每座傘棚架高12M,傘棚架頂端設置2.9M高的百葉窗,兼具採光、通風、遮陽,白天明亮、夜晚不暗。

其次,另外做為迎客大廳迎賓傘棚架與二樓候車大廳的過渡空間,舖設草皮、綠樹及有一點日式庭園感的小溪構成的都市/車站花園,帶來車站與環境連結感外,也帶有環保建築概念,這正是歐美車站的新趨勢。

這樣的設計也反映在車站二樓前後站間通道,以及候車室大廳,注重採光通風的同時,也具有調節溫度功能,以及現代中帶有傳統建築風的新穎建築。

花蓮站啟用以來,其實具有溫度調節功效,但因沒有空調,而遭受民眾批評「夏熱冬冷」,類似的批評也常見於新建車站,最後屈服地方壓力下,增裝冷氣。

現代公民社會意識還不成熟的台灣,還很難接受車站沒有空調,我認為一大部份出在交通部等決策層面的迷思,過於注重沒有空調等同環保、過於強調有標章等同綠建築。然而,環保是要與科技結合,是要付出代價,不大可能用不夠多的經費就能做到完美綠建築。

花蓮站設計標明「被動式」調節,即改進傳統的通風採光,只有7億要做到現代已朝向「主動式」調節趨勢,大概是不太夠的,這只要看看國外例子就可明白。

簡而言之,我的感觸是要做就做最好,不要只做一半。

 


清晨的花蓮站



花蓮站局部,左半部的山脈意象造型勒上站名


金澤駅東廣場鼓門,建築師為白江龍三,照片來源:白江建築研究所。


上二樓月台區電扶梯


由二樓往下看迎賓大廳


傘棚架頂高2.9M的百葉窗。百葉窗高度,反映出花蓮站以綠建築概念設計,
原來二樓也是有大面積通風口設計,但在地方壓力下台鐵只好於玻璃窗面,
另架設管線,裝置空調,損壞了整體設計感


二樓前後站(東、西出入口)通道。前站往西站方向


二樓前後站(東、西出入口)通道。後站往前站方向


二樓售票處,造型與候車大廳相似,為視覺延伸感的設計


二樓侯車大廳如機翼的折板,具有採光、通風與遮陽效果


二樓候車大廳及採光罩


從候車大廳看月台及其樓梯通道。月台略做整修,大抵維持舊貌


白天的車站花園


夜晚的車站花園,二樓為候車室


花蓮站保留舊車站出口,算部份的新舊站結合。出口附近計劃興建自行車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