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新車站運動之新城站part2
作者:陳維新 24/12/2021
新城站的「太魯閣之美」、「織路」(註1)兩件公共藝術都有藝術性、美學感,但兩件作品的意涵並不相同,形成有趣組合與對照。
 
「織路」
 
「太魯閣之美」原作為1949從中國來台任教的水彩畫家馬水白,由定居花蓮本土藝術家陳彥君,複製為窯燒玻璃拼貼,屬舊作新創。
 
「織路」為80世代,出生於萬榮紅葉,具有漢人血統的太魯閣族藝術家Labay Eyong(漢名:林介文),與32位太魯閣、賽德克、泰雅族婦女共同創作的纖維織布作品。
 
「太魯閣之美」
 
90年代,馬水白在其紐約住所完成,「太魯閣之美」,融合西方水彩畫與中國水墨畫,描繪長春祠等6景點春夏秋冬景色。此一巨型畫作,由24張宣紙併接,像中國傳統畫卷,可以分成3或4幅呈現。陳彥君複刻的「太魯閣之美」窯燒玻璃拼貼,也如馬水白的畫作般,可以分段欣賞,多少含有世代傳承的意味。
 

花東線車站改造,不少車站增設自行車補給站,推廣花東慢遊。此為新城站
 
「太魯閣之美」所描繪的靳珩橋、長春祠、太魯閣、九曲洞、慈母亭、天峰塔(註2),為80年代之前,侷限於太魯閣牌樓至天祥的太魯閣,屬於蔣經國與學生在文天祥公園(註3)「正氣歌」碑前,齊唱愛國歌曲的反共抗俄時代;屬於救國團中橫健行隊,行經黨國要人題字景點的旅遊環境。這是傳統文人視野下的太魯閣、故國情感寄托的太魯閣。
 
從文天祥公園看祥德寺。照片自左下往右,依序為稚暉橋(即吳稚暉,蔣經國家庭老師)、普渡橋、山門、天峰塔。2014攝
 
現在的太魯閣,早已成立國家公園,範圍也延伸至合歡山森林遊樂區。
 
現在的太魯閣,每年有國際自行車比賽(七星潭至武嶺)、馬拉松賽,或是自行車高手挑戰「一日雙港」(花蓮港至台中港)。
 
現在的太魯閣除了傳統著名景觀,也有歡樂的音樂季;有刺激的錐麓古道健行;有很大眾化的砂卡礑步道、白楊水濂洞步道健行;有翻山越嶺、坐流籠到深山部落裡,住上一晚,體驗原住民生活;或是住在布洛灣,聆賞原住民歌舞表演;或是到西寶參觀新校園運動的校園建築。
 
現在的太魯閣,可以看到從新城站下車的登山健行團體,也會看到背負重裝備,挑戰3000公尺高山的登山客;也不時看到扛著大砲拍鳥人士、單車騎士。
 
現在的太魯閣推廣無痕山林旅遊,致力於動植物調研與保育。
 
現在的太魯閣學習尊重原住民,才有最近亞泥展延採礦權確定敗訴結果。
 
如此多樣化、多方位、富有活力的現在太魯閣,是「太魯閣之美」所沒有的。
 

中橫公路天祥太魯閣段與峽谷一景。2014攝
 
如果說「太魯閣之美」時間定格於過去,那「織路」是從現在,走向未來。「織路」創作者Labay Eyong,留學西班牙返台後,從自己部落、自己阿嬤的編織找到創作方向,她請32位太魯閣、賽德克、泰雅族婦女,每人編織一段,最後再由她編組成此一藝術品,寓意原住民族生存、文化,遭逢不斷壓力下的辛酸與堅韌:「我們的路是織出來的。這條路,很慢,很遠,但是充滿生命的力量」。
 
從某一角度來,色彩鮮麗的「織路」,何嘗不也是台灣歷經不同時代,在困境中生存、茁壯,逐漸發展出多樣色彩面貌的寫照,就像板塊運動激盪出雄偉的自然景觀,讓人讚嘆鬼斧神工。比起「太魯閣之美」不真實的夢幻美,我更喜愛「織路」隱含的生命力與希望,這也是我覺得這兩件藝術品為有趣的組合與對照之故。
 
 
 
 
註釋:
 
1. 文件顯示,「太魯閣之美」編列850萬經費、「織路」350萬。
 
2. 慈母亭及慈母橋,兩蔣父子各自紀念母親所取名,舊橋已沖毀,亭仍在。
天峰塔位於天祥祥德寺內,該寺建於大沙溪、塔次基里溪匯入立霧溪的台地上。據我看過的資料,當年中橫開鑿這段峽谷,艱難易常,多有傷亡,蔣經國請廣欽老和尚前來坐鎮,其後,建寺立塔,祀奉地藏菩薩,鎮壓窮山惡水。
 
3. 天祥,舊名塔比多,為太魯閣族稱呼。黨國時代,拆除佐久間左馬太神社,改為文天祥公園、立像豎碑,改塔比多為「天祥」。
蔣經國與學生合唱救救國團團歌,可參1967.9.28台影新聞影片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