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站名變為「新城太魯閣站」,就反映出新城站設計意象。
建築師靈活運用大理石、花岡石、石英磚、卵石、混凝土、鋅鋁板、鈦鋅板等各類材料,搭調黑/白、灰對比色調,形塑百萬年來板塊運動擠壓成太魯閣峽谷地貌與景觀意象,營造新城站為太魯閣的門戶。
其次,建築師巧妙將「太魯閣」的縱深轉化為橫向的「峽谷」廊道,這應該是空間受限下,不得不的設計,但也造成穿越巨大大門後,幾個跨步便進入站內,帶來的空間落差感。
這種落差感,主要比例不均勻造成,例如站體立面、站內大廳與寛敞停車場的對比;或是寛大三角斜樑柱與大廳站體距離及廊道度的比例落差;或是縱深已不足的大廳,劃出相對大的手工藝與販賣店,形成的空間切割感,然後大廳再裝置兩件大型公共藝術,加深了空間侷促視覺。
長27.2、高3.4M的「太魯閣之美」放在大廳東側玻璃帷幕上,要抬頭仰望看,而且因為上午光線對比關係,視覺不夠明亮。
長4.5、寛3.9、高2.3M的「織路」懸掛在大廳天花板,視覺明亮,但「織路」底下為空間不大的候車座椅,多少會有空間壓縮感。
這兩件大型公共藝術,如果放在寛敞空間展示,就不會有上述視覺與空間落差感了,尤其了解兩件公共藝術的意涵,不免惋惜。一如惋惜,2.9億蓋的新城站,經費僅次於花蓮站、台東站:單看立面,有創意、有藝術性;整體看,覺得空間比例不均勻。
象徵板塊擠壓的不規則框架的新站城大門
近看壯觀的大門入口量體
三角翼板與排水槽,象徵立霧溪切割與造山運動抬升形成的太魯閣峽谷地景
不同建材元素營造的山脈摺曲意象之一景
不同建材元素營造的山脈摺曲意象之一景
由北向南看轉化水平峽谷意象的廊道,可以對照大門入口的比例
站體的碩大三角結構支撐柱
東側玻璃帷幕上的「太魯閣之美」,由內向外看停車場。
按:我兩次造訪新城站。一為下午,光線明亮度不足;一為上午逆光,光線透視度不足。這張上午逆光,以刷卡方式拍攝。
從大廳北側角落看兩件公共藝術與大廳空間比例關係。
左側為「太魯閣之美」、右側為手工藝品與商店。中央底為剪票口、候車椅間的「織路」
月台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