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地理藩籬的想像 – 地景藝術季的真實及虛幻
作者:褚瑞基 28/12/2020
在2004年之後隨著台灣城鄉發展的兩極化,許多地方鄉村及農業地區因產業沒落、人口老化等因素,拉大了與城市中的經濟差距。經濟、教育及文化落差等問題長時間困擾著偏鄉地區,而各級政府除了加強社會福利補助的手段似乎也找不出積極解決的方案。
 
在2008年之後,台灣的偏僻地區出現了大量以在地地點為號召的「地景藝術節(季)」(最早回溯2001年的澎湖地景藝術節),似乎地景藝術節的意義暗示著地域價值再度被看見的機會,也傳遞一股偏鄉復興的想像。
 
本發表在於檢視這一股在台灣崛起的以地景公共藝術做為沒落地區再生機會的想像;這是一個虛幻一招的想像? 還是偏鄉走向復興的新契機? 甚至成了諷刺崩解中的台灣地景?
 
 
前言:
 
1994年台灣文建會兩個政策提供了藝術與公共論述結合的國家政策;一為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出現, 二為社區營造的政策訂定;前者直接引動公共藝術的法定政策,後者則建構了文化在地深耕的想像。早於台灣進行社區營造的許多日本專家如西村幸夫、北沢猛、宮崎清等人因而逐步協助台灣建構由思想到實踐的社區營造。而稍晚開始執行的公共藝術也在與日本進行交流中,帶入了北川富朗、前田禮、小川弘幸等地域藝術季策展專家,為台灣藝術界建構視野出另一條以地域再生、地域活化、鄉村振興為基點的公共藝術新思維。
 
 
一、衝突及矛盾的官方版地景藝術
 
最早執行地景藝術項目源自於2001年的澎湖地景藝術節。2000年北川富朗
策展的「越後妻有藝術季」第一屆出場,隔年飽受地域分隔、人口減少之苦的澎湖爭取了中央文建會的補助,辦了全台以「地景藝術」為名的一場共共性藝術活動。類似受惠於文建會所進行的“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補助”,以及之後的”福爾摩斯藝術節補助計畫”,台灣許多縣市競相辦理相關類似藝術節慶活動;而其中較有成果、且具有數年(屆)累積的包含: 屏東的半島藝術季、台東的南島文化藝術季、高雄市的國際貨櫃藝術節、馬祖環境藝術季、桃園地景藝術節、清水地景藝術節、金門地景藝術季等。
   

大量出現的台灣地景藝術節                                              協助台灣進行相關論述的日本學者
 
然而回顧發生在台灣各縣市的地景藝術節,卻值得檢視兩個衝突現象:
 
(一) 地景藝術的地景本質以及藝術性價值,常在「速成」及「移植」的政治需求中被犧牲殆盡。短時間( 多則1個月/少則2周)的設置以及媒體置入性的強力主導,將原本具有人與自然體驗的地景藝術經驗,極限在短時效性可看感受到的「主作品」中。例如,2013/2014年桃園地景藝術節中Hoffman的黃色小鴨以及大白兔以及2016年林舜龍的「永生海」。這結果導致的是特定區域的交通、停車、垃圾、噪音及攤販聚集等問題的出現,而將原本立意高超的「地景想像」化為了負面的「夜市型觀光效應」。如此的地景藝術季舉辦,與其說具有對於藝術涵養的期待,但實際上多淪為行銷包裝下為政治需求而辦的大活動。
 
(二) 地景藝術季辦理的目的的原點常來自於啟發自和台灣具有類似城鄉差異的日本經驗。這目標應為培力在地、引導在地自覺、引動新經濟、開啟在地與外部連接等的積極性,並期待在透過人與環境的對話的過程中引發感動,培養美學力;同時也對於凋敝中的地方經濟提供一個持續性、進展性、地方價值導向復興大計。
 
台灣的地景藝術季儘管也有少數演化於社區或是社區營造的起點,但多數只是臨時性的活動。在缺乏核心價值的引導下,政府主導的地景藝術季多屬於標案性質,其任務為短時間的績效,而非定錨於在地價值,也不用於以提升地方價值的長期利益為目標。在目標錯亂的狀況下,這些藉由「地景藝術」所帶起對於地方再生的希望常成為幻想,並隨著活動的結束之後而氣力消散殆盡。
 
 
二、獨特的三個非(半)官方地景藝術節
 
(一)對抗下的地景藝術節
 
台灣地景藝術節中最獨特出現的一支,乃是化身為社會運動的「地景藝術節」。在2014年的桃園地景藝術節出現後,位於展覽區周遭的某居民因為其土地即將遭受徵收,而飲農藥自殺。他的兒子於是皆同藝術、文化及社運人士,舉辦了一場名為「航空城地景藝術節」的活動。其中的主作品乃一隻巨大的「迷失小熊」,並以它作為諷刺以地景之名卻行「反地景」為實的官方版地景藝術節。
 
在此之後相繼於台中、苗栗相繼出現類似的「地景藝術節」。這隻迷失的巨大小熊被居民重造、再重造,也儼然成為反迫遷的藝術代言人。以藝術作為社會抗爭並非首次出現於台灣,但以如此大型、且透過「轉借」官方活動,並透過社群大量宣傳的活動,成了一種新型以藝術介入社運活動的積極策略。
   

結合社運活動的地景藝術節
 
(二) NGO下的環境地景藝術節
 
華碩電子創辦人施崇棠以其個人捐獻成立的「觀樹基金會」,自1999年成立後關注環境議題。於2009起,觀樹基金會開始關注因地層下陷而苦的雲林縣口湖鄉,並於2010年起每一年均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每年邀請國內外藝術家來此地駐村並進行創作,同時邀集在地居民一起合作並共同討論思考環境議題。
 
這一個以公益為出發的社會參與藉由創辦人對於企業經營的敏銳,因而也同時關注基礎教育、產業培力,甚至提出以高腳屋設計協助在地面對地層下陷的問題。地景環境藝術節的規畫是作為讓來自於其他地區的人們能更加深刻感受地球環境問題嚴峻的手段,而非喧擾的形塑一場觀光盛宴。這些藝術作品的材料均採集於在地,而且全是手工所製作,且由在地居民、學校學生所共同創作而成。綠意識以及環境意識成為這一個目標清晰的自地性地景藝術節。
 
(三)年輕創業下的地景藝術節
 
位於台南北邊偏僻屬於後壁鄉的小村土溝村原本默默無名,甚至因人口流失及老化恐有「滅村」的可能;但自從2013年之後它忽然躍上檯面,而成為台灣最具魅力的藝術節。
 
它緣起於周遭的台南藝術大學的連接,其建築研究所由曾旭正教授領導的社區營造組從2002年開始將學生帶進這一個偏鄉村落。許多學生於是以此村落及周遭社區做為畢業設計製作的場域,並在此累積了許多藝術介入創作、公共藝術以及環境改造作品。隨著年輕人畢業,但他們中的許多並未離開,並在這一個社區進行一場從來未見的創業以及偏鄉活化實驗。而整個活化策略最主要的工具便是: 藝術。
 
「土溝農村美術館」是這一個發展在此農村土地的總策略;「生態博物館」觀點的「美術館」乃在引入農村就是地景、農村就是藝術、藝術就在農村。2015年的藝術節長達4個月(2015/10/03-2016/02/29),近十位知名藝術家的創作以及各種活動企圖引動出年節期間國民旅遊的造訪。對於官方所依賴的大媒體行銷,此活動完全依賴社群媒體以及小媒體;主辦單位為「土溝社區營造發展協會」以自力營造及募款方式進行策劃,完全不依賴政府資源。其基本學習榜樣類似越後妻有藝術季中的新瀉狀況,而藝術活動的主要目的則在於給予農村地區面對未來新機會的審視及想像。如今這一群年輕人已經在土溝設立了至少5家公司,並持續吸引原流出青年返鄉以共創未來。
   
土溝農村美術館
 
 
三、結論
 
氾濫的台灣地景藝術季,已成為人們知覺以及感官上的熱切吸引;官方版的地景藝術季多則吸引數百萬人,少則也吸引數十萬人。對於地方政治需求,「地景藝術」的宣傳效應極高,也同時暗示府對於藝術文化、永續社區、土地資源、景觀保存等具有的完整高超承諾。然而事實上,透過以大活動方式舉辦的地景藝術節只能說是即興及無根的藝術大拜拜;它既無法真正涵養在地社區藝術想像,也對於社區經濟復興沒有長久及持續的價值。
 
如果地景藝術季能成為一個具樂觀面對的藝術想像,那麼這藝術形態及樣貌實在應對應其本質性的價值。一方面自然流變以及人為介入之間的張力及舒緩需要被認真面對;另一方面藝術所呈現對於人類行為、生活、產業及文化的啟發應被這類活動所激發、觀察、研究並由其中發掘新契機。如今出現在台灣許許多多的地景藝術季,在回歸本質的看待時,也只有那些不受政府力介入(或少量)的活動,才真實反映這號稱「地景藝術節」應該引動及啟發的真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