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文化到視文化
作者:王洪義 13/12/2019
 
西方學者對文化史有各種分期。最常見的是分四期,即口頭文化,手寫文化,印刷文化,虛擬文化。
 
此外還有:馬克·波斯特(Mark Poster)的口傳媒介文化、印刷媒介文化、電子媒介文化。哈樂德·伊尼斯(Harold Innis)的文字和印刷兩大時期,內含九個小時期: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中世紀(羊皮紙和抄本)、中國紙筆時期,印刷術時期,啟蒙時期(報紙出現),機器印刷時期(印刷機、鉛版、機制紙),電影時期,廣播時期。等等。
 
其中最簡潔到位的,是匈牙利影評家貝拉·巴拉茲(Bela Balaze,1884-1949)的分法。他在1913年前就指出,人類文化是從視覺文化到讀寫文化再到視覺文化的螺旋式發展過程。以視的精神取代讀的精神,以視文化取代讀文化,是歷史的必然。他認為語言形式與影像形式有質的不同,前者是間接的概念,後者是直接的感受。概念可以用詞彙來表達,但內在感受存在於人的靈魂深處,不能以詞彙為媒介,而只能直接訴諸視覺。視覺反應是比語言更深、更生動的直接精神體驗。
 
巴拉茲認為古代社會是視覺藝術的黃金時代。因為那時候出版印刷不發達,畫家和雕刻家沒有受到概念性文字所表達的精神內容的束縛,能夠通過塑造人體姿態、以非文學化的手法直接表達內在情動。而當出版印刷發達之後,語言文字成為心靈的結晶體,就沒有必要再用身體姿態作為表現手段了。人的軀體成為無靈魂的軀殼,退化成無用之物。
 
但是電影出現之後,人類文化又開拓出新的方向。人們開始用視覺來體驗銀幕上發生的事情,語言又不是那麼必要了,因為語言不能傳達人們從表情、姿態、動作中獲得的直觀感受。
 
巴拉茲100年前的推斷,如今已被完全證實。現在正是視覺文化時代,視覺感受成為我們判斷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徑,也是相互交流的最佳手段。年老且愚鈍者如我,舊習難除,還會有興趣在這裡敲敲鍵盤,寫幾行字。年輕一點的,哪有工夫跟你扯這個,發幾張圖片就什麼都有了。
 
不過,在某些社會邊緣領域(如高校文科),讀文化還能猖獗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它作為謀取名利的敲門磚(為文憑和職稱寫論文),還有一點點實用價值。
 
 
 
 
1940年的海報《她可能——是一大堆麻煩》(She May Be... A Bag of Trouble),描繪一個化妝過度、抽煙和扭捏作態的女人,是能夠吸引士兵興趣的性病傳播者。大標題警告說“她可能----是一大堆麻煩”。再通過顏色對比和字體大小來使觀者注意“TROUBLE”這個詞,達到圖像與文字的統一效果。最下邊的警示文字是“梅毒和淋病”(syphilis gonorrhea),進一步告訴觀者,這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女人,而是一個危險人物。這幅圖像常被西方視覺文化研究者作為案例使用。
 
 
美國電影《肖申克救贖》中的一個鏡頭。看到這裡時所有觀眾都會像電影裡的監獄長一樣大吃一驚。這個圓形圖式將一切無關視覺因素都遮蔽了,只突出呈現三個人的吃驚面孔和眼神。這是一種瞬間感知的即時效果,不是通過語言文字可以傳達的。
 
 
亞歷山大•傑涅卡(Alexander Deyneka):塞瓦斯托爾保衛戰(Defence of Sevastopol),1942年。表現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一次港口城市保衛戰,畫面中以大面積的白色(海軍軍裝色)代表純淨和正義,敵方的暗綠色則傳遞著衰敗退縮的資訊,背景上大面積黯紅色烘托出劇烈緊張的情緒,表達了戰爭的慘烈。這些都是視覺敘事語言,為觀眾提供了文字不易傳達的直感資訊。
 
 
亞歷山大•傑涅卡(Alexander Deyneka):無垠(Expanse),1944年。清風,陽光,身姿,投影,江河大地的遼闊無垠,以視覺形式展現出來。不需要更多視覺描述,畫面上的圖形、明暗與色彩已經說明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