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九○年代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提昇台灣各縣市舉辦的文藝季,特倡導結合地方特色,結合文化作為活動主題。在這般地方文化自治政策之下,嘉義市國際管樂藝術節、苗栗縣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與花蓮縣國際石雕藝術季等,成為脫穎而出的優秀藝術節,使得都市與藝術的意象有了強烈的聯繫。
都市與藝術的共生是世界的潮流,在這全球化之下的趨勢,藝術走出美術館的殿堂,邁入大眾的生活空間更是普世的發展現象。1999年芝加哥舉辦了「乳牛大遊行」(Cow Parade)的活動,使得許多都市群起效法,這個以「藝術」、「參與」、「公益」為目標的活動,擴展了以視覺藝術為主軸的都市藝術節慶氛圍。這也促成更多的都市尋求足以代表自我之符碼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惟西方都市多以動物呈現,如加拿大多倫多的大麋鹿,美國西雅圖的豬,德國柏林的熊等,選擇的動物莫不與該城市的歷史或環境謀合,突顯與強化都市的意象。
邁入二十一世紀,高雄市選擇貨櫃與鋼雕作為城市藝術之主題,每兩年輪替地舉辦藝術季。「為顯現高雄市海港文化城市之特色,並促進國際間海港城市之藝術的交流」這是首屆貨櫃藝術節舉辦時所揭示的主旨,無論歷屆的展覽主題或殊異不同,此主旨實堪作為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遵循之目標。經歷十五年,期間有多方的建議與批評,在眾多藝術節短命夭折的台灣,貨櫃藝術節能舉辦七屆,誠然難能可貴,為達成一屆勝於一屆的美麗願景,可以參酌國外的一些案例以為借鏡,讓這個藝術節走得更久、更坦然順利﹗
首先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應該將展覽場地與時間固定,這既有助於強化民眾對藝術節的印象,也因為場地的不隨意變動,相對地可以省卻為地點傷神,多花精力的煩惱,乃至得以節省整理場地的經費。舉目觀察世界各個成功的藝術活動,如威尼斯雙年展,就是最佳的示範,百餘年來的展覽場地固定。以貨櫃藝術節的特性而言,作為載體媒介的貨櫃搬運不易,再則體積較為龐巨,因此更需要開闊的公共空間展示,適當的固定展覽場地可以解決每屆需要重新尋覓場地的困擾,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強化藝術節與都市空間的聯繫,加深民眾對於藝術活動的認識與認同。
2014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師坂茂(Shigeru Ben,1957 ~ ),他於2006年為韓國出版設計協會三十周年慶設計了一個展覽館,該館利用貨櫃堆疊,雖然是臨時性的設施,但是無論就功能或是規模,俱是頗卓越的設計。在此之前,坂茂以相同的觀念與手法,設計了「游牧美術館」(Nomadic Museum)。2012年8月15日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曾針對貨櫃藝術節舉辦公聽會,提出貨櫃建築展作為貨櫃藝術展的另一個選項的可能性。顯然受此公聽會之影響,2013年的主題是「可以居」,有數位創作者的身分係建築背景,而非囊昔參加高雄貨櫃藝術節的人選僅以藝術家為主。
觀察坂茂的游牧美術館作為,考量展覽場地固定的議題,如果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有永續經營的果敢決心,就應該將貨櫃建築化,成為永遠性的藝廊。每屆辦理展覽時,藝術家可以針對貨櫃本身加以塗裝或予以裝置變身,更可以利用貨櫃的空間從事創作或展示。當然還可以將貨櫃組合出能供大眾遊憩的公共空間,使得藝術家有更多的場所得以發揮創意,誕生更多元豐富的作品。
全球舉辦貨櫃藝術節的城市,不單僅高雄市,如1996年哥本哈根「貨櫃96-藝術跨洋」(Container 96 – Art Across Oceans),2005年義大利貨櫃藝術節與2009年漢堡貨櫃藝術節等,但是這些城市皆比不上高雄市,高雄市已經持續舉辦十五年矣。可惜的是這十五年來的成果,有跡可循的是每年出版的專刊,高雄市文化局不完整的網頁資料與第一屆的一部紀錄片而已。2005年橫濱三年展,出自比利時建築師兼藝術家Luc Deleu ( 1944 ~ ) 所創作的Speybank,係由四個貨櫃組合成拱門狀,這件作品在三年展結束後,依然矗立在山下公園,成了公園中醒目的地標。進一步地觀察此件作品,發現設置地點與周遭環境結合,與既存的景觀融合,而非任意地擺放。橫濱三年展的作品,早期有些作品被保存,被移動設置至社區公園或公共場所為主。由於卻乏環境規劃,有些好作品反而被糟蹋了,或是造成環境的「視覺汙染」。有鑑於此,主辦單位會事先與創作者協商溝通,告知未來可能移至的基地,要求創作者應將環境因素納入創作過程,以減少日後的各種負面衝擊。如果未來高雄國際藝術節擬將作品分布至轄區內不同的地點,橫濱三年展的這項思路慮未來基地的作為,應該作為參考。
2001年第一屆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藝術家吳寬瀛的作品「高雄509025.6海浬」,其位在星光園道與成功二路交口的廣場,與近鄰的八五大樓相輝映,一度很成功地是高雄意象的表徵。可惜廣場未經妥善規劃,以至作品有被隨意棄置的荒涼感,加上作品未定期保養維護,更增加了其安全性的疑慮,使得作品面臨存廢的命運。這個既有的現象反映日後凡有貨櫃藝術品擬被留存,應該編列年度維護費用,或是明訂作品存在的年限,屆期可以依法移除,避免徒生風波,退場機制的制度化應該事先綢繆。
藝術節除了作品,另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民眾參與,可以藉由各種活動讓民眾瞭解作品的製作過程,明悉藝術家的創作理念,進而對作品產生認同,也同時提升一般民眾對於藝術的欣賞水準。有的創作者以開放之態度,讓民眾共同創作,更有增進認同的功效,對於藝術節加溫廣為周知能達成事半功倍的推力,所以參與應該是藝術節理當思考加強的一環。
回顧歷屆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不是沒有顧及參與的層面,只是活動的內容偏向熱鬧造勢。縱然有少數幾場的導覽,對於詮釋作品讓民眾提升賞析,相形之下顯得較為薄弱。這可透過作品摺頁,網站與臉書等媒介來補強,尤其臉書的即時特性是大可利用的媒介。手機攝影上傳臉書幾乎是眾人分享經驗最普遍的方式,過去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曾舉辦圖文徵集之活動,未來何不利用手機與臉書,召喚民眾上傳各人所拍攝的作品照片,並舉辦攝影比賽。從其它許多活動的反應狀況,這是「促銷」藝術季的利器之一,也可視為另類的參與。
縱使每屆的活動容或有些缺失,只要深切地檢討,作為次屆改進的項目。萬萬不可將參觀人次的多寡作為評論展覽成功與否的惟一標準。放眼世界知名的藝術節莫不有所起伏,但是彼等能揚名全球的先決條件是歷史悠久。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要以既有的、可貴的十五年為基業,努力的永續經營則必能成為國際性的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