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公共藝術家(雕塑家)Angel Orensanz(1944-)(在1986後以紐約市為中心活動)為一位雕塑家,也是一位公共藝術家。雖然他鮮少參加畫廊的活動,而且幾乎所有的雕塑作品都以戶外裝置為主,他一生的創作走向讓我們看到雕塑與公共藝術界線變得模糊的可能,以及一位雕塑家不斷地與社會互動的過程。
Orensanz特別的地方是,他在公共中的雕塑設置就是自己的藝術生命路程。他在公共場域中所進行的雕塑系嘗試是完全當代的。他的創作路徑是現代主義式、個人、不斷突破、浪漫、向外展露魅力的。
「雕塑性」的定義從七零年代開始在公共場域中是無限延展:放置著電視螢幕的走廊、記錄著鄉村景象的大幅照片、 挖掘土地的行動雕塑、掛著奇怪角度鏡子房間、貼滿廣告的繞街公車、 棄之於地的碎布、與惡搞行動結合的抗議行動、表演活動、甚至一個影片中的剪輯內容及所展現的環境都可以被視為是雕塑。 當去物質化的論點興起,雕塑不再被單純僅視為物件被看待,而被視為場域、空間自身,展場除了被轉變為雕塑物的容器之外,更代表著一種文化性被展出。
為甚麼「雕塑」這個詞會被可以無限延伸呢? 美國藝評家Rosalind Krauss曾將此疑問的解答歸於美國藝評家的貢獻。他們在寫作中,將雕塑與繪畫等術語拉升到無所不包的地步。無限延伸的雕塑理解首先在前衛美學登場,後現代的藝評家又進而從語意間的否定性狀態來擴張現代主義對雕塑概念之理解,並在爾後將用詞成了習慣。
雖然雕塑之擴張的概念是歷史主義的,當這樣的爭辯氛圍也逐漸影響到雕塑家時,有趣的東西就出現了!
Orensanz的公共藝術事業高鋒為在巴塞隆納捷運線上的三個站點上設置公共藝術。以石膏的厚度進行層層堆疊的手法,在具象的人之上,表達出一種感性地物質 圖畫 雕塑的混合體。在城市中,他早期進行大量的紀念碑形式的雕塑,之後逐漸改變為反傳統紀念碑形式:去掉基座、用鐵板\鋼管的材質,在線性與塊面的幾何形式裡,將應該成為紀念碑似的戶外雕塑以極簡線條與鐵板構建形體。
Orensanz從傳統雕塑到比較開始往外在環境走的創作路線,是在東京Roppongi Park的Musicalia管狀雕塑後才逐漸發展出來的。與之前的創作不同的地方是, 像感染到日本庭園景觀的空間與時間安排似地,Orensanz調整了管狀雕塑的緊、散度的排列,意識到在雕塑之外,必須建立一個能讓人行走的空間。
Orensanz的想法或許沒藝術理論者複雜,也無須被拘束著,Orensanz像是位頑童,認為創作不應該只關心於自己做了什麼,而要考慮傳達給觀者什麼。
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他開始使用影像的媒材,並不僅僅是為了紀錄作品,而是在追求一個攝影視覺效果上,從影像來觀看雕塑與擺設環境的關係。Orensanz開始從木材、亮麗的塑膠布與繩索等等好搬運的雕塑材質著手,並以現成的鋼鐵片進行組構創作,短暫地架構於廣場、圓拱、穹頂空間結構中,讓單薄彎曲的木條\鐵條表達出什麼,並用利用相紙保存。
在Una foresta作品中,Orensanz的作品放在巨大的古教堂內空間,在Francesco Borromini 所設計巴洛克教堂圓形穹頂前,多層次的教堂穹頂前,他以影像去觀看自己的雕塑以及裝置環境歷史符號,他將金屬的裝置板塊全部解體,凹凹皺皺的平放於地面 ; 紋章(註1)似的金屬版,則高掛於金屬的管狀莖幹上。
Orensanz也留下許多藝術行動實驗。他以表現主義(expressionist)形式將自己的身體的痕跡藉由形式留在某些場域中做為短期的雕塑。拿著五顏六色的有機顏料,在垂直的岩壁上徑自畫草稿線條,或在冰上流下花花綠綠的線條。
Orensanz的實驗不在所有地方都得到好結果,也有觀者對他所留下來的作品照片表示反感。在1997年七月,在德國與波蘭邊界的奧得河在 一次重大的淹水後,他去當了義工,幫忙現場堆積厚厚的土包,讓水不得進入Wroclaw(波蘭), Bresslau(德國)等城市。當水退了之後,他將自己的手塗滿紅色及黑色的顏料,並將每個土包都手蓋上顏料。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反戰的行動,但Orensanz所創的表演形式被一般民眾想到納粹抹殺猶太人血統的回憶,而不受在地民眾歡迎。
The Kosovo Tent的作品系列是對於無家者、政治流浪,以只能露宿於街頭帳篷的人所做的文化行動。他在塑膠布上畫上以個人心情表達的彩色文字,裝飾成帳篷的樣子。在第二屆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聯展上,對於車臣共和國與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Orensanz為了傳達自己反戰的心聲,在“Bus for Peace”一作品中,以城市公車、金屬凹管的結構跟行李箱結合,將塗滿顏色的手印,不滿情緒的文字等等都宣泄在公車裝置上。傳達一種從東歐逃避戰爭,一個個家庭帶著行李從來到義大利的移民的心情。
2001年六月,Orensanz將多種顏色線條及情緒字眼畫在一條塑膠布上,並將該塑膠布包裹著一個透明充氣球體,象徵著猶太哲學觀點的卡巴拉 Kabbalah(字面意思是「接受/傳承」 ,是與猶太哲學觀點有關的思想),用來解釋永恆的造物主與有限的宇宙之間的關係。這直徑為2.5公尺的充氣球體架在卡車上繞威尼斯的街道,從猶太貧民窟繞行至威尼斯的總督宮(當時正在舉行威尼斯雙年展San Marcos的廣場上)。
Orensanz將自己的創作比喻為流浪的猶太人(McEvilley, 2002:4),將自己比喻為在藝術界中,走在平衡木上的流浪者。一系列拖著有意思的球走的藝術行動,球上畫滿了的圖像跟文字、符號、線條等等都被當時的藝評Calvin Reid 比喻為《薛西弗斯的神話》(註2)(法語:Le Mythe de Sisyphe;英語:The Myth of Sisyphu) (De Grandis et al, 2003:17)。
在威尼斯,他也曾扮演過耍戲碼的街頭藝人,以happening的方式,與行人互動。誰都沒想到那耍戲的藝人實為一位有名的藝術家。Orensanz的展演行動在紐約街頭有了新的意義。在九一一襲擊事件的背景下,秉持著反戰概念Orensanz將他的塗滿不同色彩的充氣圓球,在第五大道上進行了五天的繞行活動。邀請被恐怖攻擊影響的藝術家受害者出席佛羅倫斯第三屆的雙年展,並在雙年展當天,將同樣的裝置從佛羅倫斯Vecchio橋拖到烏菲茲美術館。相似的文化行動在不同地方被執行了許多次。如在2002年 古騰堡中學校園槍擊案背景下,Orensanz又以一位拖著塗滿彩色字的透明塑膠球的形象出現,以傳達他支持跨文化、跨種族、和平主義思考。
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形式呢?筆者猜測,或許與天主教的聖週其間有聖母繞境的活動(Holy Week procession)有相似之處。將他繞行的文化行動以一個儀式的觀念解釋,就像藝術家以自己的身體,拖著人類的暴行一樣。
此時的Orensanz已不單純被視為是雕塑家或公共藝術家了,Orensanz是位把自身的創作概念裸露於外的藝術家,也具有社會行動者的戲劇性。在他晚期以錄影形式進雕塑創作中,Orensanz傾向於選擇充滿神祕的空間作自己的裝置場所,例如具有掛毯設計和彩色玻璃裝飾設計的地方,並拼圖式地以眾多材質組成短期裝置、在場的聲光效果、媒材實驗,透過影像紀錄表達他心中所想的<整體藝術>概念。對他來說,錄像裝置有紀錄及傳播的功能,彌佈了短期裝置的不足。然而,錄像並不只單純為一種紀錄工具,在錄影過程中,他晃動攝影機,將自己設置為主角,出場時的音效、照明、自己的行動展演、對當地方社會議題的掌握,設置場域中所能傳達到的聲音影像以最豐沛的狀態傳達到觀者手上。
Ángel Orensanz 於2012年在紐約Angel Orensanz基金會所辦的展覽:Burning Bronzes.
https://orensanznyc.files.wordpress.com/2012/08/angelorensanz_angelorensanzfoundation_newyorkcity_pierrerestany.png (Klara Palotai攝,授權本文使用,網站查詢時間:2019/04/09)
看完藝術家一生的創作,筆者不認為Orensanz想以創作回應七〇年代後藝術理論學者對雕塑基座的否定,或嚴肅地思考一個文化上的理想主義空間。筆者更認為Orensanz的創作是在自己的作品脈絡中,不斷地找尋超越既有形式的實驗遊戲。在Orensanz的人生創作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在各個公共場域中不落俗套,更像位頑童在創作時仍保有創作穿越自身的「愉悅感」,甚至以非完全理性、乾淨、正確的方式處理媒材,有時堪稱為拙劣的表演方式。然而,這都是藝術家自然性,也都是一般觀者在概念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中無法感受到的。
註釋:
1. 中世紀的騎士使用它來辨認其身份 、 至今,它仍用來作為識別個人、軍隊、教會、機關團體和公司企業的世襲或繼承性標誌。
2. 由卡繆於1942年完成的一本哲學書籍。書中,卡繆闡述面對無法理解之世界,人類徒勞無功地尋求意義,統一和清晰,並且探討人既然面對荒謬,是否應該自殺。卡繆又概述了荒謬生活的幾種形式。 最後一章,卡繆以薛西弗斯的情況暗示人類生活的荒謬之處,薛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人物,他被懲罰永遠重複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任務,薛西弗斯只是看到石頭一達到高處就會再次翻滾回低處。
參考書目:
1. Lorente, Jesús Pedro. (2008) El escultor Ángel Orensanz: un artista global en la esfera pública. Barcelona: Cer Polis.
2. McEvilley, Thomas. (2002) Ángel Orensanz: Italian Install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1994-2001. New York: Angel Orensanz Foundation.
3. DE GRANDIS, Paolo et al. (2003) Angel Orensanz Burning Universe. New York, Angel Orensanz Foundation (cat. exp. Palazzo Malipiero, Venecia).
4. “The Angel Orensanz Foundation. Art, Artists, Events, New York City and Angel Orensanz” https://orensanznyc.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