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費城,連接市政廳與費城美術館的富蘭克林園道(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被譽為「美國的香榭大道」,更是綿延數里長的藝術大道,沿途的戶外藝術品眾多,不乏大師的名作,如普普大師歐登柏格的「大衣夾」、印第安納的「愛」;法國大師羅丹的「沉思者」、英國大師亨利摩爾的「Three Way Piece Number 1:Points」與美國大師柯爾德的「Three Dicks‧One Lacking」等名作,簡直就是費城美術館的延伸,是費城的戶外雕塑大道。這些豐碩的公共場所藝術品是永續市政建設的成果,塑造了費城重要的藝術軸線,是費城獨特都市文化地景之一環。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位在Eduardo Dato 大道的高架道下,沿途有十七位西班牙藝術家的雕塑,這些抽象的藝術品初始設置於1972年,幕後的推手是西班牙前衛藝術家奧森佩雷(Eusebio Sempere,1924 - 1985),他當年刻意用心地以西班牙的藝術家作品為主,當然與他早年遊學巴黎受現代藝術的洗禮攸關。奧森佩雷企圖讓從不涉足美術館的民眾,能夠在生活環境中就欣賞到自家人的藝術成就。一大片厚重的石板前後各出現三個渾圓的球體,這是出自蘇比拉齊(Jose Maria Subirachs,1927- 2014)的創作,蘇比拉齊就是巴塞隆納聖家堂北立面『復活』的雕刻家;在牆面以鐵絲網構成的作品是黎維拉 (Manuel Rivera,1927-1994)典型的風格,黎維拉是成立於1957年前衛藝術團體「埃爾帕索」(Grupo El Paso)的創始成員之一。同一組織的齊里諾(Martin Chirino,1925-)與賽拉諾(Pablo Serrano,1908 - 1985)亦有作品躋身其中;當然西班牙的國寶米羅( Joan Miro,1893 - 1983),乃至大師齊里達(Eduardo Chillida,1924 - 2002)沒缺席。早年這個藝術廊道被稱為戶外雕塑博物館(Outdoor Sculpture Museum),如今改稱為公共藝術博物館(Public Art Museum),是馬德里的觀光景點之一,其開放的藝術氛圍,彰顯了西班牙的抽象藝術水準,更是馬德里都市景觀的地標之一。
日本首都東京,千代田區丸之內貫穿二町與三町的道路兩側,羅列著許多雕塑品,創作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台灣的藝術家吳炫三。這些作品皆複製位於箱根雕塑公園的典藏,由私人企業贊助設置,為這個高級的商業區增添了恬靜優美的氣氛。在日本很盛行以眾多的雕塑品形塑線性的都市景觀,東京丸之內的戶外雕塑藝廊是日本千百案例之一。
美國知名都市設計學者林區(Kevin Lynch,1918 - 1984)透過多年研究,以通道(paths),邊緣(edges),區域(districts),節點(nodes)與地標(landmarks)作為建立都市意象(city images)的必要元素。檢視費城、馬德里與東京之案例,皆以藝術妝點都市空間,規模或有大小的差異,可是皆成功地塑造了藝術通道的美好意象,或是達成作為都市地標的功能。反觀台北市,曾經於1999年嘗試以敦化南北路為「通道」設置公共藝術,意圖建立「敦化藝術通廊」,可惜通道過長作品太少,稀疏的配置完全難以形塑意象,「敦化藝術通廊」雖然獲得第一屆公共藝術獎,與國外的案例相較,仍有成長改進的空間。
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的2010年,台北市捷運淡水線中山站R4與R9出入口之間的線性公園,由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的公共藝術設置案,配置了梁任宏的「也通風也報信」、李明道的「音響機器人」,李億勳的「台北傳奇」與許唐瑋的「歡迎光臨銀河鐵道車站」等四件作品。這些作品材質殊異,風格不同,很貼切地呈現多元的創意,可親近的共同性使得全案甚獲社區之歡迎。可親近不單係指民眾得以介入作品,還指涉了意境的可親,尤其當代美術館在設置過程中所舉辦的諸多民眾參與活動,拉近了社區與作品之間的距離,抹平了民眾與作品之間的隔閡,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使得藝術品走入都市空間,走入大眾生活,即使從不進入當代藝術館的民眾,也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藝術品。
從R4至R9的出入口線性公園是鐵道地下化之後,將都市空間歸還給民眾的綠意空間,可惜當初規畫不夠完善以致缺乏鮮明的意象,這回賴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努力將公共藝術融入,擾動了原本沉悶的都市空間,從小朋友騎乘「台北傳奇」的小鴨們,青少年們使用「音響機器人」的熱絡現象等,反映本案確實是少有的、成功的「公共」結合「藝術」的設置案。
自1998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公告,台北市政府始終是執行此政策的模範生,至2015年台北市轄區內已設置了五百餘件作品,占台灣地區公共藝術總量的18/100,遠超過其它縣市之成果,數量居第一名。可是民眾很難體會台北市公共藝術之存在,原因在於缺乏結合都市空間形塑鮮明的意象。以台北市文化局所持有的公共藝術基金金額,與其充當散財童子四處漫無計畫的任意花費,實在應該思考永續性的、有效益的設置案,為台北市塑造成功的公共藝術意象。
如果以當代藝術館為起點,鐵路地下化所誕生的綠意空間一路向北延伸至台北市立美術館,如此的都市空間正是實踐「通道意象」的理想所在。以兩個美術館作為起迄點,將既存的都市空間建設為藝廊,有計畫性的執行公共藝術案,這對於台北意象的形塑實在有大大加分的功效,甚至足以帶動另一個平行於中山北路的商圈發展,提供社區居民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至捷運站公共藝術設置案已經邁出了一小步,若能將此通道的既有成果積小成大,由點成線,建設成台北市的公共藝術博物館,如此,三個美術館串接,這可以是台北市公共藝術政策值得思考暨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