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藝術與反思生命─泰國藝術家Natee Utarit個展「樂觀是荒謬的─祭壇」
(Optimism is Ridiculous – The Altarpieces)
作者:陳沛妤 23/01/2018
在台灣,由於廟宇及佛堂隨處可見,且道教的信仰已深根台灣人心,所以我們會記得初一十五要拜拜,中元普渡要討好鬼魂,鬼月禁忌要注意。這些傳統習俗是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知識,我們也知道不同廟宇的建築代表不同的宗教與意義,並來自於傳統文化的保存。在西方的教堂有許多重要的壁畫與雕像,讓人民除了參與宗教活動之外,還能透過視覺與沉浸在空間中而感受到靜謐與美。相較之下台灣的廟宇雖顯吵雜,但祭拜程序的複雜程度可以說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尤以道教為最多信徒。佛教在亞洲亦屬於重要信仰之一,到了不同國家自然必須融入當地信仰,如印度佛教、日本佛教與峇里島的佛教就有很大的不同,而以佛教作為國教的泰國,不同於台灣信仰自由程度,國教之意是必須伴隨你的成長與日常,是你信任的一切,等到你已經有自我判斷是非的能力時,你終將發現你所信任的唯一其實只是廣大世界中的其一。進而造成內心的衝突與矛盾,你必須批判與自我懷疑那些深根柢固的思想,有趣的是,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的學習與發展過程也是必須透過不同流派的辯證而深化與精進自我論述的價值。
 
 
2017年9月在印尼國家畫廊舉辦泰國藝術家Natee Utarit的個展以「只信仰自己而非宗教」作為策展論述。其中一件作品Nescientia使用宗教的精神寄託作為創作題材,在這件作品裡以代表西方的基督、東方的佛以及作為西方審美起源的大衛三個角色,探討人民對精神性的追求,無論是有意識或是盲目的崇拜。大衛雕像在義大利是眾人拷貝或創作的依據,其博物館也是著名的觀光朝聖景點,人們花長時間的排隊只為一睹大衛風采,其複製品更是充斥整座城市,彷彿是一種對於藝術的信仰與狂熱。在神學裡面nescientia的翻譯是無知?這三尊雕像下的人民以不同文化的穿著與祈禱姿態,將東西方與泰國特色穿插對調,而畫家將自畫像置入其中並直視觀眾,看似是一種挑釁也是對自我信仰的質疑(泰國是以佛教治國的國家)。畫框展現的方式就像西方教堂或美術館裡的作品,像是一道門或窗口通往信仰的世界,無論是天堂或地獄,而藝術作品也算是當代的一種信仰潮吧?
 
 
展間內的其他作品分別探討不同主題,例如佛像與神像的複製與安迪沃荷的作品擺放在一起,或是東方的神龍與西方的飛龍怪獸連結死亡的象徵,亦有透過繪畫的光影與線條描繪西方宗教殿堂的結構與變化並引喻的通往死亡之路的通道選擇等等,所有的作品都深深的震撼觀者的視覺感受與精神思維的衝突。尤其,本個展放在以另一種宗教(穆斯林)治國的印尼國家畫廊,對於一神論信仰的文化而言,彷彿是一種挑戰與諷刺宗教霸權的社會。宗教看似是撫育人心的精神寄託,在此作品則提醒人們應該要保有客觀的立場去思考信仰帶給人的真實意義是一種脆弱的自我說服或是強化自我判斷能力與靈魂成長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