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博物館增建之新館是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最新的力作。配合開館,「貝聿銘博物館」特展同時揭幕,此一展覽當然不乏貝氏的名作,如華府東廂藝廊、巴黎羅浮宮金字塔與坐落在日本茲賀山區的美秀博物館,令人矚目的是展覽內容包含預計於明年年底落成的盧森堡當代美術館,進行中的雅典當代美術館。年高八十七歲的貝氏,依然雄心壯志的馳騁在世界各地,仍然努力不懈地創作。
德國歷史博物館緣起於一九八七年,西德政府計畫興建歷史博物館誌慶柏林建城七百五十週年,基地選在如今的總理行政大廳。當年八月舉辦國際競圖,一九八八年六月競圖揭曉,由義大利建築師羅西掄元,可是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兩德統一,原本的方案因為政治情勢有所改變。一九九二年德國聯邦政府擇定博物館島西側,建於十九世紀末的德國歷史博物館作為新館址,以延續歷史的傳統。可是舊建築物既有空間不足,難以符合需求,幾經折騰,終於決定將舊館北側,建於一九五九年的老房子拆除,以作為增建新館的基地。
按德國的法令,公有建築物需要經過公開競圖遴選建築師,可是此案突破陳規,由總理柯爾於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九日直接委託貝聿銘負責。這是法國總統密特朗於一九八三年任命貝聿銘設計羅浮宮改建案的翻版,一若羅浮宮的情況,貝氏沒有因為意外的榮耀就貿然答應,他在半年期間,多次訪視基地之後才表達接受的意願。
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七日擴建方案公開,眾多的設計圖與五個模型,加上訪問貝氏的影片,在歷史博物館的大廳展示,「貝聿銘在柏林」的文宣在柏林公共場所處處可見,顯然柏林人深以能擁有貝聿銘的作品為榮。
為了彌補基地遠離衢道之缺憾,貝聿銘在新館的西南隅,刻意安置一個透明的玻璃塔,玻璃塔就是樓梯間,觀眾上下樓之時,能夠俯瞰宏偉的門廳,同時被大街上的人們瞧見,形成內外貫通相互聯繫的流暢空間,這是貝氏化缺點為特色的獨特設計手法。高達四層樓的大玻璃面,使得公共空間充滿陽光,同時觀眾可以透過玻璃面,瞧見舊館舍精采的巴洛克風格立面。
「我認為新館在白天或夜晚都應該明亮」,貝氏在闡釋設計概念時曾如是說,他於一九九五年冬天從對街的音樂廳出來時,深深感該到該地昏暗且無生氣,「我希望以透明的空間邀請人們入內。」
明亮的光線是貝氏作品的主調,他秉持相同的理念,以透明的玻璃罩覆蓋舊館的中庭,恢復中庭於一九四五年前的風貌,這不禁令人聯想到羅浮宮巴黎榭里殿的瑪麗苑。在德國歷史博物館,通往地下樓層電扶梯旁之側牆,有一個大圓開口,虛實對比之效果,簡直就是羅浮宮手法的再版。細緻的樓梯扶手則傳承了貝氏自美國華府東廂藝廊以降的一貫設計,連接新舊兩館的地下通道,難免再度觸發人們感到有東廂藝廊的影子。相似的三角形模矩,相似的凌空天橋,相似的突出平台,相似的石材牆面細部處理,在在強化了德國歷史博物館宛若迷你版的東廂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