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 日是漢寶德81歲冥誕,謹以二十七年前在美國《建築》雜誌的一頁意外報導,旁涉兼及一些他的著作,以誌念離開大家將近一年的建築家。黃健敏誌於2015年九月
美國建築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簡稱AIA),於1913時創辦了代表建築專業團體的刊物,直到2006年停刊,期間縱然刊物名稱多次有所異動,但是作為全美國建築刊物龍頭之一的地位屹然。二十世紀七O年代是美國建築雜誌的鼎盛時代,當時有《建築紀事》(Architectural Record),《前衛建築》(Progressive Architecture),《建築論壇》(Architectural Forum)與AIA的《建築》雜誌等四雄爭峰,至2015年只剩《建築紀事》獨領風騷。
《建築》雜誌於九○年代的總編輯康倜(Donald Canty,1929 ~2005)有很豐富的編輯經驗,早期曾擔任西雅圖的《西岸建築師與工程師》 (Western Architect and Engineer)編輯,一度是《建築論壇》的編輯。他於1974年3月接下《建築》雜誌的總編編職位,直至1989年退休。這位新聞系背景的總編編,對建築充滿熱好,有三本相關著作,縱然沒有建築專業的背景,因為他對建築專業的貢獻,美國建築師協會於1983年頒予榮譽會士的名銜。
在康倜的任內,自1982年起《建築》雜誌每年的九月號是報導全球建築的專輯。1988年9月號的世界建築專刊,報導了十九個國家建築物,挪威奧斯陸挪威銀行總部打先峰,加拿大渥太華國家藝廊壓軸,這兩件作品各佔六頁篇幅。法國與西班牙兩國是重頭戲,各有四頁報導;亞洲地區少不了日本,以壹頁介紹原廣司設計的大阪麒麟廣場大樓;很「意外」地出現了台灣的建築,「意外」的緣由乃因為台灣建築在世界建築的版圖一向未被看到過,竟然透過了專輯的形式露臉。執行編輯丁安德烈(Andrea Oppenheimer Dean)在卷首有篇短文,略述該期專輯有別於昔日,不復專注於大尺度、名牌大師的作品,該期的報導著重在受限制的都市環境中,建築師的創意如何與環境對應,同時強調地方語彙與現代結合的成果。
《建築》雜誌內台灣建築的文章,作者盧偉民是知名的華裔都市設計家,其父親盧毓駿(1904 ~ 1975)是文化大學建築都市設計系創辦人,他個人曾就讀上海交通大學,隨國府來台,在台南工學院土木系續讀,畢業後赴美留學,於1954年在密尼蘇達大學獲土木結構碩士。1959年因緣際會在明尼波里市(Minneapolis)市都市規劃局任職,爾後升任環境設計處長,任內最值得稱述的建樹是全美國第一個有公車服務的行人徒步區-尼克勒陌( Nicole Mall)與市區的天橋系統(註1)。1971年盧偉民轉至德州達拉斯,出任都市設計主管,如今達拉斯的藝術特區,史蹟保護區瑞士街(Swiss Ave)與市中心區的西境(West End)商業史蹟區等,俱是他的豐功。1979年盧偉民回到密州聖保羅市(St. Paul,Minnesota),為非營利組織的下城再開發公司(Lowertown Redevelopment Corporation,簡稱LRC)效力,該機構係針對市區中的十八個街廓區域從事都市更新,以藝術村的目標吸引創作的藝術家們聚居,帶動地方發展,增加地方稅收,同時以保存史蹟的策略塑造「都市鄉村」(Urban Village)的氛圍,讓衰敗的老社區成為聖保羅市最有活力的移居社區(註2)。
盧偉民筆下的台灣建築著重於介紹李祖原建築師的作品,敘述台灣在七○年代以後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自美國留學歸台的一代有所表現,三商大樓、東王漢宮集合住宅與大安國宅等堪稱是李氏的代表作。盧偉民讚許李祖源運用中國的意念,卻突破陳規,意圖為中國現代建築尋覓可行性。不過另有人批評李祖原的這番企圖心是西方後現代建築的跟風表現。
針對該專輯的報導,筆者曾為台灣的《建築師》雜誌寫了一則通訊,刊於1988年11月地167期:『美國建築師學會發行的月刊Architecture,自1982年起固定在九月號刊行世界建築專輯,以報導美國以外世界各國的建築為主。過去歷年歐洲各國佔了極多的篇幅,亞洲國家以日本為焦點,次為印度。1987年的專輯曾介紹了泰國的Thammasat University。今年首度出現了台灣建築,係由盧偉民執筆。這是筆者所知自1978年Landscape Architecture 九月號介紹台灣古蹟維護以來的第一篇關於台灣建築的文章。
在一頁的篇幅中,盧偉民介紹了李祖源與其作品,略提了台灣建築的留學建築師背景等。在這短文內提到了三商大樓、東王漢宮與大安國宅等作品,其中以大安國宅一案著墨最多。盧先生在文章中「漢冠李戴」,將漢寶德設計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歸為李祖原的作品,又誤將該所當為實驗所(Research Laboratory)。文章末段,盧偉民言李祖源與台灣其他的建築師們皆為融合西方技術與中華文化遺產在努力,此言是頗典型的結語,但值得商榷。在台灣的建築師可真誠如盧先生所言嗎?每當文章論及東方建築,East meets West,Historical Heritage 似成了口頭禪。
觀察漢寶德與李祖原兩位建築師的作品,兩位皆引用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但兩者的手法大相迴異。以漢寶德在1987年間接受Free China Review 雜誌訪問時的自語,漢先生是直接援引傳統元素的作品,他僅在應用合理時才引用,而且多應用在富情感、機能侷限較少的文教建築(Cultural building )。漢先生不會將之應用在現代建築,因為彼此難以匹配。李祖原是將傳統元素轉化、變型後應用,大安國宅是此一手法的最佳見證。
大安國宅的庭園有許多經轉化、變形的傳統元素,使得這一戶外空間有了新意,這是該案成功之處。以水形馬背山牆作為屋頂的造型,使得單調的台北天空線有所突破,值得一書,台大文學院教授王文興形容「大廈連雲起,夏雲多奇峰」(註3)。不過一般民眾對傳統建築有些誤解,筆者就親聞計程車司機批評大安國宅宛如亂葬坑,對此一語彙難以接受,由這點證明建築師與大眾對於民俗文化的共識有溝隙。多年前、吳增榮建築師設計的台中后庄子國宅用客家民宅常見的虎頭藍色彩,為業主視為不吉而遭反對是另一例。1963年貝聿銘在東海大學的魯斯教堂,面磚仿台灣傳統建築的穿瓦釘,作粒狀突起,採琉璃黃中國色彩,是極為成功的「古為今用」例子。世隔四分之一世紀,我們是否交出一份好成績單,值得檢視省思。』AIA《建築》雜誌的這篇文章,當時中國時報的文化版亦有相關報導。
在《建築》雜誌的文章,盧偉民將漢寶德設計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誤列在李祖原名下,我曾針對此投書《建築》雜誌,在1988年12月號刊出,指出同樣運用中國傳統建築元素,漢寶德與李祖原有迥然不同的手法。漢先生的「大乘的建築觀」可作為註腳:「我自文化的自省、自傳統的認識、反過來看建築的本質,覺得不管世界建築發展要採那一個方向,中國的建築必然要走中國人的路。我體會到中國人所需要的、雅俗共賞的大眾文化,實在是合乎時代潮流、合乎未來趨勢的新建築觀的基石。」(註4),李祖原揭櫫「新東方主義」,懷抱強烈的企圖心,創造東方美學的內涵,他自陳建築受貝聿銘的影響,哲學受業自牟宗三的教導,宗教得道自惟覺老和尚的帶領,親近儒、釋、道,鍛鍊他的中國思想,將人們熟悉的符號轉化成中國精神意涵,「學習-轉換-創造」是李祖原的設計歷程(註5)。
事後我特致函漢先生,說明整個事情的原委,很快地就收到他的回信,信中述及他的建築觀越來越「中國」。與漢先生往來的書信,我還保存著,謹將內容重現,誌記這樁意外的往事。
漢先生: 您好!
AIA去年九月號的《建築》(Architecture)介紹了台灣建築,係由盧偉民執筆,以李祖原為主要對象。但內有些錯誤,將您的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劃為李氏的作品,我見後,曾投書該雜誌更正,同時另寫了一篇通訊稿寄台北的建築師雜誌。該通訊稿刊於去年11月號。今將Architecture 的文章與投書影印寄上。希望我的投書沒有犯錯。知台北中國時報文化版在11月12日時對此有所報導,我離台多年,多年前回台匆匆,根本沒時間觀察。盼下次返台時,有機會深刻體會新台北建築物,與友人們常提及的您的〝南園〞。
一年半前, 我與此地的建築人們組了一個社團『達福華人建築與計劃協會』,彼此定期聚會,定期發行通訊。台北《建築師》雜誌今年3月號有一簡介我們的組織。漢先生若有機會來美國,我們極希望您能來達拉斯,讓我們一盡地主之誼。
謹 此 祝 春禧
健敏上 1989/2/1
健敏弟,
謝謝你的來信,近年來我不太注意建築界的事情,所以AIA 的報導我也沒有看到。聽說有人在《建築師》雜誌上提出民族研究所非李祖原之作品的事,沒想到是你寫的。我正覺得其怪,中國人魚目混珠習慣了,怎會有人注意到我的作品。
看了你在AIA上的投書,寫得很好,由於你這樣寫,我的名字居然出現在美國雜誌上了。我雖不甚介意,但看到介紹李祖原,而把我的作品印得最清楚,也覺得很欣慰。近年來,投身於博物館工作,覺得博物館展示以服務大眾為目的,比起建築服務於少數人要充實些,我的建築觀也越來越「中國」了,有機會一定與你們聊聊天。
婉貞近來好吧?我向來疏懶,很少提筆,你們都瞭解我,不會怪我。我希望你們事業都有發展,心情都很愉快。 即祝
近好
漢寶德 二月二十二日
當年身在國外,偶然藉由友人書信與家人寄來的剪報,對於台灣建築發展狀況略曉一二。有一則新聞,特就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漢先生發表清院畫「十二月令圖」有頗深刻的報導,「院畫家的一些觀念有的是值得現代中國建築師參考的,第一:建築語彙上所表現的折衷主義的態度,…,第二:中國園林觀念的推廣,…。」(註6)。1983年底收到夏鑄九寄來的《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二卷第一期,內有漢先生撰寫的「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
時隔四年餘,於1987年 9 月出版的《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三卷第一期,漢先生的「風水宅法中禁忌的研究」刊出,不過該論文早已於1983年10月投稿(註7)。早在六○年代留學美國期間,漢先生就對中國庭園建築有興趣,自1975以來斷斷續續地從事相關課題研究,終於在1988年左右完成《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一書。在該書的自序,漢先生稱南園是『一個揉合了台灣傳統建築與中國傳統林園的作品』。漢先生在信中所言的越來越「中國」,應當是指這些的多年研究探討歷程吧!
1989年中,我向《建築》雜誌投稿,有意讓台灣建築再被看到,內容是黃永洪為服裝設計師呂芳智所設計的服飾店。在此之前,黃永洪以中國庭園為主題,採用後現代主義手法設計了一系列的作品,如新竹科學園區靜心湖畔的庭園;呂芳智服飾店是以不銹鋼材呈現簡化的中國園林元素。因為總編輯康倜離職,1989年起世界建築專輯從此不復刊載,所以該篇文章因此未蒙採用。黃永洪是澳門僑生,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曾經在東海建築系任助教,赴美留學耶魯大學。他返台時攜有許多蘇州園林的幻燈片,一說是因為他的僑生身份,得以到中國大陸,拍了許多蘇州庭園,這讓台灣建築人有機會見到1949年中共統治以後的第一手實況。但是這在當年是大忌諱,所以另有一說,稱這些幻燈片是得自黃永洪的美國同學。《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曾選用了黃永洪的近代蘇州園林的幻燈片,該書於2014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刊行簡體版,部份圖片更新,印刷效果較諸正體版更佳。
事情的發展並未結束,1992年盧偉民至台灣,擔任台北市府的都市顧問,他特地將1988年的投稿影印本予我,目的在澄清文章內容與作品圖片矛盾的現象。打字稿有七頁餘,標題是「A New Synthesis of East and West–C. Y. Lee’s work in Taiwan, China」,開宗首段盧偉民提到王大閎與陳其寬,認為他倆的作品是台灣少數有創意與水準的作品。全文大安國宅佔有頗多的篇幅,同時附有配置圖與住宅單元平面圖,不過這些建築圖皆未被刊出。盧偉民也提到李祖原在中央研究院的作品,表示李祖原不追求形式,專注入精神意象,講求動態的流動能量,也就是中國人所講的「氣」,達到空間的平和圓融。李祖源曾以「一堵、二引、三通」的中國庭園構想設計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註8)。文稿中是有提及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但是引述的是南園。顯然漢寶德的民族研究所被錯誤地替代了李祖原的統計科學研究所。
可能受限於篇幅,盧偉民文章的結論被刪除。盧偉民在文末指出台灣建築有三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向先進國家師法之際,不應以抄襲形式為尚,應該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同時直陳再發現自我的傳統是第二個挑戰,批評許多建築師除了耍大屋頂與裝飾,其實對傳統的認知極為膚淺,以致創作無根;第三個挑戰是現代與傳統要能夠融合,他認為無論成敗都要努力,至少要讓我們的都市擁有自我的風格。如今上述的挑戰似是不存在的課題,邁入二十一世紀,建築產學界關切肚子勝過腦子,建築與文化的追尋有若天邊的彩虹,鮮少有圈內人議論,這也充分地彰顯了台灣建築人的代溝。
觀察《建築》雜誌上刊出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與大安國宅兩件作品,可以發現盧偉民所稱的中國傳統建築,實乃台灣傳統建築,是彰顯本土風格的作品。早年漢先生編雜誌鼓吹現代主義,所以早年的作品是典型的康派,1983彰化文化中心開始轉型,因此他的作品通常被分為「白色幾何」與「回歸傳統」兩大類,中央研究員民族研究所屬於後者。漢寶德之能「回歸傳統」運用台灣傳統建築元素,得力於1972年從事板橋林宅調查,1975年進行彰化孔廟研究與1978年鹿港古市街的調查研究等。這些研究報告的印刷數量甚少,亦未廣為流通,所幸於2013年與2014年重新彙編,以新面貌問市(註9)。對於台灣傳統建築的關切,在漢先生的自傳《築人間》一書的年表內,他特別標示於1963寫了第一篇古蹟保存的社論,那是1963年2月《建築》雙月刊第六期的社論「看本省古蹟的保存與整理」。時隔半個世紀餘,如今撫卷閱讀仍感深富創見,「維護古蹟不是復古,不是珍惜殘垣斷瓦,不是舊文化的酣夢。相反的,他代表一種更高的覺醒,他提示居民目前的環境,乃至目前我們所珍愛的生活方式。」,「古蹟的價值不是美景,而是史的沉思。」,「希望未來仍能保有地方性的驕傲,希望在此歷史性地位上,予後人以繼往開來的胸懷。」漢寶德如是說。
在1987年底老兵回歸大陸之前,兩岸的形勢是互不往來,以致對中國建築的認識止於一些斷簡殘篇的文獻,如果有志於傳承中國建築,想要瞭解傳統建築,只能針對台灣的古厝、廟宇等入手。漢先生主編的《建築》雙月刊雜誌,於1963年10月第十期的編輯閒筆,曾記述走訪板橋林家花園一節,他特別言道:「看本省的遺物,我總會有一種渴望;希望有一本夠分量的本省建築史。我曾經說,一旦發了財,第一件事就是撰一本台灣建築史。」在漢先生的晚年,他曾說如果再年輕,他有五個心願:寫一篇小說,做古玩收藏家,設計一棟國民住宅,蓋一座不一樣的美術館與寫中國建築史(註10)。早在八○年代初期,漢先生曾以《認識中國建築》為書名,寫了兩個篇章後,因為自覺內容不夠嚴肅而擱筆,爾後自稱那些文字是「初稿的初稿」,藉著懷念逝世的師母,於1997年底印成小冊。
2004年聯經出版社為賀漢先生七十壽辰,特將漢先生在東海大學建築系講座的五場演講,合輯為《中國的建築與文化》。雖然其非建築史,但這未嘗不可視為漢先生對中國建築的初步史觀。此書北京三聯書店於2006年印了簡體版,惟書名易為《中國建築文化講座》。從發心許願,相隔近乎半個世紀,寫建築史的心願堅持未變,可惜天不假年,這個心願成了心怨。但是漢先生在台灣建築史冊中,必然佔有卓著的一頁。
漢寶德與李祖原兩位的手法雖然殊異,但是他們那一代的建築師莫不有心於追尋中國的現代建築,視建築是文化的大書寫,大大有別於一般人將建築與房地產畫上等號的刻板化印象。兩位分別於2006年與2008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獲獎的理由可作為進一步了解他們就建築文化的努力暨貢獻。「漢寶德先生之建築創作貢獻卓著,他對城市及居住環境的社會、經濟、政治層面及其文化內涵均有獨到的見解。漢先生數十年來持續建築創作、建築教育、建築著作、文化評述,乃至藝術教育等,他的思想、著作、人品、藝術修養各方面均具標竿性,對廣大民眾及年輕學子有深遠的影響力。」,「李祖原作品表達中華文化的哲學思考,展現獨特的美學造詣,影響我國當代建築文化的主體性思惟。作品深刻反映台灣建築發展的時代背景,改造商業建築形象,對推動台灣建築文化發展有所貢獻。整體創作具標竿性意義,其持續創作的毅力和精神,對當前建築環境具有啟發性。」
由於美國建築專業雜誌的壹篇「意外」報導,台灣建築的兩位先行者被搭連在一起,這已二十七年前的故事,他倆的企圖心,他倆的成果,沒被歲月侵蝕,始終是台灣建築界繼往開來的典範。
註釋:
註1:
2008年漢寶德第三度至明尼波里市參訪美術館,歸來所撰的文章特別提到盧偉民的天橋建設,見《漢寶德建築行》頁76,藝術家出版社,2012 年6月。
2008年漢寶德第三度至明尼波里市參訪美術館,歸來所撰的文章特別提到盧偉民的天橋建設,見《漢寶德建築行》頁76,藝術家出版社,2012 年6月。
註2:
有關盧偉民在明市、達拉斯與聖保羅三個都市的功績,可參閱「盧偉民 - 合新融舊的都市專家」,黃健敏,空間雜誌,1992年3月的32期,頁76至頁85。
有關盧偉民在明市、達拉斯與聖保羅三個都市的功績,可參閱「盧偉民 - 合新融舊的都市專家」,黃健敏,空間雜誌,1992年3月的32期,頁76至頁85。
註3:
引自 2008第十二屆國家文獎得獎者紀錄片《李祖原》。
引自 2008第十二屆國家文獎得獎者紀錄片《李祖原》。
註4:
大乘的建築觀,漢寶德-境象風雲寫意人生,頁144,黃健敏編,暖暖書屋出版,2014年9月。
大乘的建築觀,漢寶德-境象風雲寫意人生,頁144,黃健敏編,暖暖書屋出版,2014年9月。
註5:
另闢蹊徑的新東方主義,建築師雜誌,2005年1月號第361期,頁57。
另闢蹊徑的新東方主義,建築師雜誌,2005年1月號第361期,頁57。
註6:
林淑蘭,清院畫十二月令圖表現了建築空間觀念,1982年7月29日中央日報航空版。
林淑蘭,清院畫十二月令圖表現了建築空間觀念,1982年7月29日中央日報航空版。
註7:
這兩篇有關風水的論文,後來輯成一書,書名《風水與還境》,與《認識中國建築》、《金‧玉緣》共列為蕭中行文物基金叢書,以誌念逝世的師母蕭中行。三本叢書分別於1997年11月與1998年12月委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2003年1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簡體版;2006年5月台北小異出版社重刊正體版。
這兩篇有關風水的論文,後來輯成一書,書名《風水與還境》,與《認識中國建築》、《金‧玉緣》共列為蕭中行文物基金叢書,以誌念逝世的師母蕭中行。三本叢書分別於1997年11月與1998年12月委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2003年1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簡體版;2006年5月台北小異出版社重刊正體版。
註8:
引自 2008第十二屆國家文獎得獎者紀錄片《李祖原》。
註9:
板橋林宅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報告的第一、二章收錄於《建築、歷史、文化-漢寶德亂傳統建築》,暖暖書屋,2013年8月出版,彰化孔廟的研究與修復計畫暨鹿港龍山寺之研究,收錄於《倚窗細吟建築》,藝術家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板橋林宅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報告的第一、二章收錄於《建築、歷史、文化-漢寶德亂傳統建築》,暖暖書屋,2013年8月出版,彰化孔廟的研究與修復計畫暨鹿港龍山寺之研究,收錄於《倚窗細吟建築》,藝術家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註10:
見2009年2月13日聯合報記者陳宛茜「沒有過人才能,只靠過人磨勁」壹文。
見2009年2月13日聯合報記者陳宛茜「沒有過人才能,只靠過人磨勁」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