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燼的顏色:婁燁《頤和園》如何捕捉時代暗部
作者:徐明瀚 08/06/2016
筆者有榮幸在台灣看到《頤和園》的院線上映,在映期內看了兩遍大銀幕,也才能理解到從畫面上意會到婁燁所說這層生存美學上與感覺分享上的「不只」。事實上,打從《危情少女》開始,婁燁便在技術上嚴格要求低曝光和準確曝光,精準去捕捉角色人物歷經各種生命創傷拉扯下的身心狀態。以此,婁燁區別於「第五代導演」所常用曝光過度才降格沖印的技術,因為第五代此舉對他來說那是對影像的一個層次的破壞和損失,他曾說「曝光過度後壓下來後暗部就沒有了,那對於影像語言來說是一個錯誤。」而對歷來早看慣體制所要求的社會光明面呈現電檢人員來說,面對獨立電影畫面中那「黑壓壓」的一片,難以理解正是這樣暗部處理作為導演的美學手筆,更不可能積極理解這類作品登上大銀幕的必要性。
 
《頤和園》當年送審時,審核者竟嫌「影片黑壓壓的,什麼都看不清楚」而挑剔,其所根據的是「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對婁燁而言,他認為那只是藉口,真正的原因仍出在內容觸碰到敏感的政治與身體議題,一是背景問題(六四天安門),二是性愛場面。換言之,所謂電檢官僚眼中的「技術」問題,實際上是內容涉及敏感題材的修飾代稱。電檢方在影片內部「技術問題」上對《頤和園》的挑剔,既是內容涉及敏感題才得遁辭,更是一種電影美學上理解的缺乏。
 
或許有人會說,中國大陸盜版碟如此昌盛(或猖獗),為了不將就將就?舉例來說,婁燁的《蘇州河》早已是中國獨立電影裡DVD流傳最廣泛的,甚至亦有某些中國獨立電影工作者意願循此模式,滿足於自己的片子被在小螢幕中流傳收看。若愛單靠此將就邏輯,我們恐怕很難理解婁燁透電影創作,每一次度地對保留所以「愛情-事件」細節下的存在蘊色。若是《頤和園》沒有躍上大銀幕,沒有在台灣的戲院裡以35釐米規格進行的聲光俱現的放映,我們將難以體察例如余虹在宿舍寢室門外點燃香菸後身處黑暗中的自得與神傷,或是退居二線城市陋室中的薄暮生涯等種種細節。後來畫面依然極度昏暗的《春風沉醉的夜晚》、《花》、《推拿》,也可作如是觀,無火的餘燼和無常的晚風都仍然需要被真正看到。
 
《頤和園》電影海報 聯影電影提供